陳炳誠的木創作品既好玩,還保留木頭原色
「如果可以讓你在三秒鐘之內笑出來,那這個就很值得。」
作品《迎賓恐龍》,握住基座裡伸出來的恐龍爪上下搖晃,座子上的機械恐龍就忙不迭地打躬作揖,點頭點得幾乎要撞到地上去,滑稽的模樣,讓大人、小孩,都忍不住噗哧一笑。作品要好玩,是陳炳誠創作的第一個立基點,畢竟最開始,身為爸爸的他,就是為了做玩具給小孩玩。
「完美的東西很多人做了,那我們這個東西就是要有趣。」從事木創11年,到後來成立娃娃活工作室,自己玩木頭,也教別人怎麼玩木頭,在陳炳誠眼中,木頭世界充滿無限可能,只要知道方法,所有工具都不危險;只要願意動腦筋想,任何東西都能做出來。他也不吝分享早期的創作,實驗原型機可能比較簡單、粗糙,「去蕪存菁,過程都是樂趣。」他說。
作品裡有一個很特別的角色,是毛毛的羊。嗯?木頭?毛毛的?「把木頭固定起來旋轉,用刀子去切削,但不要把毛邊削斷,讓它保留在木頭上面,集合起來就會變成捲毛的樣子。」講起來簡單幾句話,陳炳誠花了兩個多月,做壞無數隻木頭羊,才完成屬羊的女兒許的願:毛絨絨的綿羊。「現在可以做這麼大的了。」小羊咩咩旁邊擺著另一隻大概五倍大的大羊咩咩,小孩長大了,羊也長大了。
保持木頭原色,能夠更直接感受自然的觸感和香味;不來裝電池那一套,動態玩具靠的是齒輪、是重力、是各種機關設計,簡單的最難,帥得要命的巨龍,拉拉底下的城堡就可以飛呀飛,「這些都是古代的智慧和技術。」可能不是真的那麼古,但肯定是值得留下來的智慧和技術。
炎炎夏日,不想出門,只想躲在屋內吹冷氣,適合去哪裡?歡迎來到新光三越策展的「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活動!
18組來自不同領域、超過30位的木頭職人,結合木藝創作、音樂、故事、體驗、玩樂穿插於觀展的過程,吸引大眾參與並推廣生活美學,來這裡歇歇腿、喝茶、彈琴、磨菇,讓忙碌的心小憩一夏,是個絕佳選擇。
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 全台巡迴展演時間
檔期時間 | 店別 |
7/04(四)~7/21(日) | 桃園大有店7F |
7/25(四)~8/11(日) | 台北天母店A棟7F |
8/15(四)~9/01(日) | 嘉義垂楊店11F |
9/05(四)~9/22(日) | 高雄三多店11F |
撰文:楊小君
攝影:SYH imag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