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詩人 ▊漫遊淡江大學 追憶藍星詩社

借用爾雅出版的兩本重要現代詩選的書名「剪成碧玉葉層層,感月吟風多少事」,是我對藍星詩社創始成員蓉子老師訪談後給我的感覺。九十歲,給人的感覺某種程度像是「活化石」;然而,她卻不是頑石,而是一顆仍然滾動的石頭,對學習新知仍有熱情,對未來仍有期待,最重要的是,她仍寫詩。
藍星創刊至今,已逾七十年,後期由淡江大學中文系趙衛民教授接編。剛好蓉子老師現居的潤福就在淡江大學校本部旁邊,說什麼也都要走進淡江,漫步驚聲路,不知道能不能在昔人紛紛遠行的如今,尋回當時文人們勃發的熱情與創作的雅興。
不愧是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淡大的學風堪稱鼎盛,午後走進淡江,看到各系館外的桌椅都坐滿學生;也有提前到宮燈教室預習下一堂課的學生。不過多是人手一機的低頭族,教科書似乎是背包裡的行頭,不知道裡面會不會藏有一本隨身漫讀的詩集?

楚戈、鄭愁予、商禽三人同為現代詩社成員,楚戈贈畫並隨筆留下便簽,幾位詩人交情可見一斑。
不知道裡面會不會藏有一本隨身漫讀的詩集?我問人也問己,有的,我曾在從台北往高雄的自強號上讀完一整本《瘂弦詩集》,被他詩裡豐富的音樂性以及現代人類生命困境的探索深深震懾,而且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如果我早一點讀詩,人生或許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成為更有智慧的人。而且,藉由採訪親炙蓉子、焦桐兩位很具代表性的現代詩人,他們優雅的談吐,長年文學薰陶生成的魅力,請容我借用瘂弦的句型說一句:「現代詩之必要。」
楚戈(1931~2011/3/1),本名袁德星。
鄭愁予(1933/12/4~),本名鄭文韜。
商禽(1930/3/11~2010/6/27),原名羅顯昌。
撰文:王景新
攝影:jujuphoto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