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團糟糕的世界裡,愛會是什麼東西?
有什麼比「糟糕」還要糟的呢? 就是在糟糕之中讓你看到一絲希望, 一點美好的感覺,但你卻得不到。
內田英治導演編導的《愛情,最好是這獸》搭起的就是這樣的舞台。第一層,觀眾會看到一群野獸般的雜草人物,處在一種不吃掉他人就活不下去的生態環境。看似暴力卻使用不正經的喜感來包裝,使這些乍看你死我活的衝突,變得像金魚缸裡的鬥魚般無足輕重。所以黑道老大初登場,是在一個像區公所的單位領取老人津貼,他的威勢僅止於身旁的小弟,在觀眾眼裡,他也不過就是咬著更大資源的一小片在苟活著罷了。
徹底廉價與無意義的生活
男主角亮太是個雖然跟著混,但早就有逃脫計畫的旁觀者,像他們這種鄉下地方(特別是他所屬的混混圈子),最大的困擾就是搞不清楚彼此的親屬關係,隨便跟哪個傢伙路上碰一下,或跟哪個女孩子隨便一下,背後扯一扯馬上就會跑出個狠角色親友來尋仇─他們永遠都用「你認不認識某地的某某」來判別親疏遠近,決定要不要一拳打下去。只怕觀眾也不懂他們這樣擠來擠去、殺來殺去到底在爭什麼?因為在這個密閉的金魚缸裡,一切都表現得很廉價:宗教可以用過即丟,人們偷拐搶騙著芝麻綠豆的小錢;不管是吃喝玩樂、親吻做愛,都帶有一種了無生趣的氣息。
如果維持這種糟糕的日子,習慣了好像也還過得去,可是在這金魚缸外頭,黏著一個讓裡面嚮往但摸不到的世界。說穿了,不過是循規蹈矩的普通世界,正常人有正當工作、正常家庭,甚至有人游到湖裡面,只是為了幫魚拍照而不是要吃掉牠─就是這種生活吸引了其中一個混血兒流氓堅太,令他和那位「湖中女神」展開了突破金魚缸的關係。
人生就是,在混亂中做出選擇
另外,女主角愛衣企圖穿透金魚缸,進入普通世界。她在成長中曾經缺乏愛、被灌滿愛又被剝奪過愛,變成一個任由一丁點歸屬感擺布的人。不論是面對她、或堅太,那個普通的世界都忍不住對他們釋出天真情感─愛衣的同學願意將她納入自己家庭、亮太則是出於對她的好感而動了帶她一起離開的念頭;而湖中女神逐漸把堅太拉出流氓圈。
面對更好的世界,他們都看見了一絲希望而試圖做出改變,可是,比糟糕還要糟的就是讓你看見希望,卻得不到。在這裡出力的就是舞台的第三層─越是糟糕的地方,無力脫離的人越會花盡心力絆住彼此,不讓誰有機會逃出去。堅太有意脫離組織,組織便直接毀了湖中女神;亮太則是直到確定組織再也不能擺布他、兄弟只是想拖累他、愛衣不願跟隨他,才找到離開的決心。但困住愛衣的卻是缺乏歸屬的恐懼,迫使她傷害接納她的家庭,直到無處可去再次成為她唯一的歸宿。
但三個人最終還是擺脫了電影設下的糟糕舞台。亮太離開後獲得了想要的新生活,依舊歉疚於過往的決定;堅太繼承了湖中女神的意志,但恐怕只能一個人走下去。愛衣神奇地在全新世界找回過去被剝奪的愛與歸屬感(以及習以為常的受人擺布?),只是無意義與不安仍揮之不去。是不是在當初每一段看起來像愛的東西,其實只是一種想擺脫糟糕的世界,而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浪漫期盼?電影最後似乎想藉著愛衣和亮太的真心話來說,就算世界這麼糟,還是有一種純粹的心動或許能叫愛─就是有人戳到你孤獨的內心,而令你共鳴到不知如何是好的那一瞬間。
《愛情,最好是這獸》
導演/編劇:內田英治 全長:95分鐘 演員:須賀健太、伊藤沙莉
撰文:唐澄暐
圖片提供:高雄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