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熱潮再起 ▋懷舊唱片收藏玩家──林太崴
說到愛聽黑膠唱片的人,總是容易和音響發燒友聯想在一起。但林太崴不同,他真正熱衷的是唱片刻下的歷史印記,因此,他的收藏包含黑膠時代之前的留聲機唱片、台灣第一張客家八音錄音、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實況轉播紀念軟膠……
收藏之路始於「誤買」
而這一切,卻是從一場美麗的誤會開始。年輕的林太崴,基於新奇感,也想耍酷買個唱機來試試,卻在沒做足功課的情況下,錯買了一台手搖留聲機!只好將錯就錯,開始收購必須以留聲機播放的七十八轉唱片。這種唱片只能記錄六分鐘的音樂,在當時是昂貴的奢侈品,也是台灣最早開始有錄音的時代。
林太崴說,每次播放七十八轉唱片,一個濃烈的時代氣氛就會浮現出來。從台灣第一女歌手純純那又尖又細的嗓音中,回想起阿嬤的唱腔,這樣的連結讓林太崴非常感動─台灣過去也有屬於我們的流行文化,或許不是最好的音樂藝術,卻踏實地讓他找回認同感。
「有的沒的」無價之寶
錄音技術發明至今,也不過短短一百年,林太崴不無驕傲地表示,他走的這趟聲音旅程,時間軸剛好是順向的,從留聲機到黑膠,唱片變得便宜普及、變化更多,其中自然不乏庶民的生活娛樂。例如一間歐洲小酒館,將店內的現場演奏錄音壓在硬紙卡上製作成明信片,只要放上唱盤播放,就能如臨現場同樂。還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一張「寡婦艷史」,裡頭錄製的竟是男女主角共浴的故事情節!
細數完自己「有的沒的」的珍藏,林太崴感慨的說,黑膠就像一片大海,有些唱片根本無從Google,非得四處探尋,蹲在路邊汗流浹背,只盼黑膠之神賞個臉。對林太崴而言,黑膠的每條溝槽中,刻下的不只是聲音,還有不斷流轉的時間。

林太崴的無價之寶。
![]() 林太崴 2001年一頭栽進老唱片的世界裡,便一去不復返,著有《玩樂老台灣:不插電的78轉聲音旅行,我們100歲了!》。
|
撰文、攝影:Tammy
採訪協力:顯經黑膠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