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間的小酒館-Pierrot Bistro 別廬洋館主人Eddi
人們常提到「吃飽更要吃得好」,但在「吃得好」之外呢?美酒佳餚下肚之後又留下了什麼?別廬洋館 Pierrot Bistro解答了我的疑問。
餐廳不僅是提供食物
在別廬洋館主人Eddi(魏嘉昌)眼中,餐廳不僅是一間販售食物的場所,更是提供人們一個承載人生故事與回憶的場域,他憶起一九九○年在西餐廳打工的往事,一家人趁著那間西餐廳改名、搬家前夕,回到餐廳將印有原名的餐具帶回家珍藏,原來是因為這對夫妻的第一次約會就在這裡,婚後派對也在這裡舉辦,小孩子的滿月酒、生日聚餐等人生重大時刻都在這間餐廳渡過。
從那個時刻開始,Eddi發下心願要靠著自己的雙手為客人創造一間有故事、有記憶與存在感的一家餐廳,他想讓餐廳具有更多的靈魂和能量,而不是只在菜色與價格上著墨。
知識性饗宴感受
歷經多年習藝,終於在北市龍江街的恬靜巷弄裡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小酒館,實現當年心願─營造一間可以讓人留下回憶的餐廳,並推廣正統義大利美食,觥籌交錯間,Eddi會順勢傳遞飲食文化的知識,使客人不只是酒足飯飽,更能深入接觸西方飲食文化與餐桌禮儀,像是你知道米型麵的由來嗎?原來是義大利母親為了讓小孩滿足想吃「飯」的欲望而烹調出來的愛心料理;在別廬洋館裡的每一道佳餚,Eddi都能講述出菜餚背後的故事,讓用餐成為富含知識性的饗宴感受。
別廬洋館除了美食之外,還曾經舉辦許多次的公益活動與聚餐,聊起這些Eddi僅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只要行有餘力,可以做一件好事就先做,不需要等到功成名就後才進行」。
別廬洋館給了我在「吃得好」之外的解答,吃一餐飯,除了生理上的滿足,是心靈與知識上的增長,更可以留下回憶。
撰文│吳書緯
攝影│Chris 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