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咖 王文華談「戀愛」

王文華渾身散發出一股強大、舒適的氣場,站在他身邊,會覺得天塌了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這跟他的高挑身材沒太大關係,比較可能是因為他的知命和豁達。這次採訪王文華,除了談他的新書,我也勇敢的問了他的戀愛史……
請跟我們分享, 夢想學校發生的有趣事情!
有一對遠距離戀愛的情侶,他們選了難得見面的那一次一起來上課,那堂課在教大家把想法變成行動的執行力,結果上完課後,男方立刻跟女生求婚,將課堂上教的東西現學現賣。我還當證婚人,現在他們已經有一個小孩了。
這段故事被我收錄在書中,書一出來,第一個就送給他們。寫書最快樂的事情不是把想法寫出來,而是看到有人去實踐這個想法,很酷! 在書中,我常常談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前陣子也帶讀者去實踐這個想法。我在臉書上發起一個叫做「A咖聖誕樹」的活動,讀者在臉書討論串上寫下一個他的A咖朋友的故事,我就會親自寫一段祝福的話給這個朋友。後來那個討論串就像一棵聖誕樹一樣,上面有很多人的故事,和我給每個人的祝福。我藉由做這件事情來實踐書中的想法,讓人與人的關係是一對一、個人化的。
但「知道」和「做到」間,有很大的鴻溝,我們雖然希望每一段關係的發展都是個人化的,可是很難完全做到,面對愈來愈多夢想學校的校友,我們也愈來愈沒辦法一對一溝通。
這當然有些技術上限制,但都還是比較容易克服的問題,最重要是「心態」。
我以及我的每個同事都該知道,跟每一個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是我們相信的人際關係,而不是為了衝量,才去想辦法累積很多的讚,然後對每個按讚的人都一知半解。
面對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去嘗試一間新餐廳,有可能好吃,也可能不好吃,但沒有人會因為吃到難吃的餐廳就大感挫折,因為你知道還有其他很多餐廳可以選擇。 我是這樣子看待生活和工作上的起起伏伏的。
什麼原因寫了《A+到A咖:A+企業教我活出精采人生》?
台灣不缺想法,缺的是行動,我對行動比較有興趣。
我們這個世代的價值觀,對於失敗有種天生的恐懼和逃避。但自從○七年創業以來,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變得比較中性。當然我們一開始都希望事情是成功的,但我們的文化對於失敗簡直是避之惟恐不及,連輸在起跑點都不行。
大家都希望功成名就,但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之一是希望是非成敗你都去體驗,不要因為成功而得意忘形,也不因失敗而潰不成軍。
台灣現在年輕人對成功的定義跟我們不太一樣,我們覺得待在大企業,賺很多錢才算成功,但很多年輕人不見得這樣認為,他們可能喜歡開咖啡廳、或者開鮮花店,但就會有些人這樣想:「哎喲怎麼志向這麼小」,但我盡量不做這樣的判斷。我這本書的出發點是讓你看到這世上最好的公司的作法,而不是著眼在他們賺了多少錢。
看了我的書,把故事都咀嚼完,再決定怎麼運用這些故事,不管你想開民宿或咖啡廳,想去台積電或鴻海上班,都很好,知道人生可以有各種境界和可能性,而不是什麼都還不知道,就說我就是要小確幸,「當你看清楚大時代了,再來小確幸,這種確幸會更為確實」。
我的人生一直不斷在做改變,大學念文學、研究所念商,這個轉變不是我深思熟慮或處心積慮的結果,去的時候沒有什麼把握,但經過短暫的辛苦,我看到一個跟文學不同的領域。
要怎麼控制EQ?
我不太對身邊的事情做很多價值判斷,所以我很少覺得對年輕人需要感嘆什麼,或者抱怨台灣的大環境,雖然一些客觀統計數字的確不是很理想。因為我用中性的角度來看待這些事情,我接受他們,就像接受天氣一樣,今天天氣比較涼,下了雨還打雷,但不需要因此失望。
情緒的起起伏伏不可避免,但生活不會讓我有暴怒的必要,理性的角度上,當然會要自己中性的去看待挫折感,但情緒難免會有。我沒有特別的祕方,只能說:「放了自己吧。」
在不要傷害別人的情況下,放過自己,不管是去吃甜點、去健身房,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法,情緒不是可怕的事情,每個人都有美好和醜惡的部分,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面對,我比較沒有全部人都適用的方法。
我的書寫都跟我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我在關注什麼事情,就寫什麼,我不是就著一個個寫作路線來經營我的人生,而是用我的人生來書寫,這是人生的探索所產生的促成。
台灣這輩的年輕人是草莓族嗎?
以公益角度來說,這幾年在新世代崛起後,台灣對公益的接受度越來越大。二十幾和三十幾歲的人,他們從小到大的養成教育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紙本時代,他們是網路時代,更年輕的甚至是手機世代。
四十歲以上的人想的可能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既然要成就大事,就比較少想到公益,會覺得等成功或是退休後再去做。但現在年輕人不一樣,他們願意貢獻時間做一些事情。
所以有時我們對年輕人的看法有偏差,只挑不喜歡的那一面看,我們說他們是草莓族、沒有野心,卻忽略他們有一些超越我們的美好特質,比如那麼年輕就願意做志工,甚至跑到海外去。他們是進化的新種族,對於他們的各個層面,我們要一併去接納。 所以對於台灣的公益活動,我很樂觀,因為年輕人有更大的熱情和創意。
除了夢想學校外,我們也在嘗試一個新東西,是「以公益行動為共同目標的社交網站」,臉書是最大的交友和分享照片網站,我們則是發起公益行動互相分享的網站,這是我的新嘗試。
我不想要去做不有趣的事,我寧願做些有趣但不賺錢的事情。
你是很多人的偶像, 那你自己的偶像是誰?
書中我有提到《魔球》的故事。魔球主角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Billy Beane,Billy在困難的狀態下,採用年輕人Peter提出的方法,過程中,教練和球探一致反對他,個人生活也一團混亂,但電影裡面有一幕,Billy把跟他作對的球探炒魷魚後,回到房間跟Peter說,「現在剩下你跟我了,我們就把這個創新的方法一路推到底吧。」
在四面楚歌、孤立無援時,Billy有一種很簡單的勇氣,願意縱身一躍去試試看。大企業有頭銜保護著我,但我在○七年離開了大企業的屏障,做了若水和夢想學校,就常常有跟Billy一樣孤立無援的感覺。
這個故事給我很大的鼓勵,對我來說,一個掙扎的人比一個幸運的人有趣,如果要我選,我是會選擇這種掙扎的人生。
如果你功成名就,但你的生命沒有觸動過別人,你不是A咖。要是你的生命默默無名,但你曾經觸動過別人的生命,那你就是A咖。
身為愛情專家的你,可以跟大家聊聊王文華的戀愛史嗎?
因為寫過一本跟愛情有關的暢銷書,大家就把我當成專家,是一個很好笑的事情。我憑什麼給大家任何愛情的建議?我自己都還沒結婚呢。那本書能大賣,絕對不是因為我對愛情比別人還有智慧。
其實,在感情這方面,我比較晚熟,我對婚姻和家庭有滿大的渴望,想要去學習怎麼樣做一個丈夫、父親,我意識到我這方面的原始和落後,希望能迎頭趕上。不管是做事、寫作,或跟朋友、情人相處,我是很一致的,也許問題就在這一致。不管我做什麼事,都喜歡用創新的方法,這也許跟一段穩定關係的要求就不一樣, 我想跟對方一起嘗試不同的事情,上山下海、去某個小島等等,但是像我們這種階段或年紀的人,交往時就會考慮結婚問題,她也許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中起伏太多了。
對方通常希望我在大企業裡工作,過比較穩定的生活,少一點那種抽象的爬山涉水的起伏,因此比較難一起走下去。但我也從失敗的經驗中學到,這種個性上的缺陷,無法給人安全感,甚至也無法給自己安全感,如果我想建立一段比較穩定的關係,就得去調整。
維繫一段感情,不能只靠氣氛,更要有具體計畫,及考慮到現實等等,這些是以往我比較不擅長的。所以我要學習重新去給對方實際上能感受到的安全感,這是我的反思。
我交往的對象大概都是會計師或金融業者,她們其實搞不清楚我在幹嘛,雖然知道我寫作,但也不會把我的書一字一句拿來看,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交往。就像我也不曉得對方奉行的會計原則是什麼,也不會因為我們在交往,就把會計這門課學好。
《A+到A咖:A+企業教我活出精采人生》
王文華 台大外文系畢業,史丹佛大學MBA。職場第一階段在Dun & Bradstreet、迪士尼、MTV等大公司。第二階段開始創業。2007年合創「若水」公司。2010年創辦「夢想學校」。 這本書,是王文華寫給那些A+公司的「熱戀情詩」,也是「分手日記」。愛情,有時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就算分手,我們也有了這本書,談如何把世界一流企業的成功之道,用在個人的工作與生活。 這套「A咖養成計畫」共十章,分三部份:第一部份談發揮個人潛力。第二部份談與別人互動。第三部份談名利以外的人生。每一章都引用大量A+組織的故事,有Apple、Google、Amazon等大企業,也有發明電源足球的小公司,還有歐巴馬團隊等非營利組織。 在台灣低迷的大環境,仍有很多人嚮往A+的典範。在「22K」魔咒下,仍有很多人渴望24K的純金人生。這本書,寫給懷抱希望的人。
採訪整理|詹樹樹
攝影|吳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