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腦袋 ▊科學,是做人的基本常識!
探索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探索一定不可能成功。
探索自然、了解自然,「把我們所了解認識的自然歸納起來,就是科學」;探索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探索一定不可能成功。「技術」的話,是找到更好的方法,做得更快、做得更好,但「科學」不一樣。科學是累積。牛頓、伽利略、法拉弟、安培等,到愛因斯坦都是在做這些事情。
吳大猷先生反對把科學無限上綱,把所有東西都叫科學。什麼社會科學?我告訴你,只有社會學科,沒有社會科學。學科是一個你念書的分類,探索自然我們會作實驗組、對照組,但社會學有沒有辦法?
現在很多政治評論家都在討論,如果當初蔡英文當總統,經濟會更好還是更差?但若真的要分析或做研究,首先你就要弄兩顆地球,裡面都要有一個歐巴馬、一個習近平、一個溫家寶,再加上馬英九、蔡英文、還有你、有我,讓兩個人同時幹一段時間試試看。但這樣還不夠科學,因為只有一個樣本,所以要弄一百個地球來,其中五十個是馬英九當總統,五十個是蔡英文當總統,當然也要有一百個黑人歐巴馬,才能取其平均值、算標準差。如果比較下來,兩顆地球上的台灣GDP差了百分之○‧○一,你可以說蔡英文比較好嗎?不行!因為還在誤差標準範圍內,這表示他們兩個誰當總統是沒有差的,這就是科學。
科學希望每個樣本都一樣,要是樣本沒有生命,那沒問題,要是有生命,樣本本身就有差異性,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擴大樣本數,把差異性平均掉,這是做事情的方法。
講這些不是說科學很偉大,而是很多東西你看了喜歡,我看了可能不喜歡,隨便。但科學像我的個性,F=MA,一是一,二是二 ,怎麼作,怎麼決定,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可以清清楚楚講出來。
但你問我為什麼喜歡聽南管,不喜歡北管,這沒有道理,問我喜歡吃牛排或魚排,對不起,我說兩個都不喜歡。心理學呢?我們看他的研究方法,心理學有很多實驗,找很多病人來研究,人類學也是,根據過去累積的經驗進一步探索,這是大的生物學下的一個分支,都是科學的範疇。科學有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就是經過邏輯推導為基礎,譬如推導出不同質量恆星的生命長度,質量大就短命,質量小就長命,來驗證我的觀測。人文哲學,我很喜歡,但這不是科學。
現在我們在用的雷射,理論是愛因斯坦一九一七年就提出來的,可是他一九五五年就死了,一輩子沒見過雷射。所以你一直想產業怎麼發展?或跟產業的關係?只注重這塊就不會有科學的成就。所以你不能設定科學是要有用的,因為有可能一百多年後才找到應用面,你應該把這塊東西放在大學,不要限制它,讓它自由發揮。所以,為什麼念書要有用?因為他有趣,培養念書的樂趣和玩樂的興趣。你說念天文沒有用為什麼要念?因為好玩。當你了解自然的奧祕的那種快樂,那不叫有用,那是探索自然、了解自然。
愛因斯坦可不是為了蓋核能發電廠,而是那種「哇!原來有這種東西,原來質量會隨著能量改變,太神了!」
「科學」跟「科技」是兩碼子事情,科學是基礎教育,我們不重視科學,把科學當成技術來教,跟你說學這個有這個用、什麼用。科學基本精神根本不在這裡,怎麼可能教出好的科學家出來?想都不要想。
台灣目前的狀況只能發展技術,但講難聽點,很多東西就會被別人掐著脖子。我們沒有科學觀念,沒有基本基礎,科技再怎麼發展,都有侷限。台灣專利為什麼不如人,這是原因之一。台灣一直強調的其實不是科技,而是技術,但好的技術也需要科學當他的後盾。但我們一直在強調要有用、有用。剛說過,愛因斯坦很早就提出雷射基本原理,等他死了,後人才真正把雷射做出來。你要是沒這種認知,說那個原理做不出雷射,不給錢,若愛因斯坦當初沒有提出理論,現在還會有雷射嗎?
且總是能發展或發現出這個東西的人,或背後的那些文化,他會比較有感覺,比較能提出後端的應用或技術。你沒有培養基礎的科學人才或科學教育,那後端是做不出來的,後端就是類似產業上下游的關係。科學訓練不是三天兩天、三年五年的東西 ,這是幾十年、幾百年的累積。我們永遠不做,因為我們短視近利。
台灣早期為什麼還能有點發展?當時吳大猷剛被老蔣找回國,弄了台灣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以那為基礎,還有國科會,好長一段時間都在Push科學的發展,可是大家看了眼紅,為什麼只有科學?然後開始有技術處、工程處、人文組等,通通都進去了。人文組還好,但工程處也進去?
現在更沒救,國科會要跟經濟部的技術處合併變成科技部,要走上另外一條錯誤的道路了。
一般人不需要懂微積分,但有些東西還是得學,什麼叫做國民教育?就是希望國民每個人都有的基礎認識,我們還沒有達到,就要推十二年國教,神經病。要是有教好,每個人對科學有基本認知,還會相信怪力亂神嗎?還會看劉寶傑的節目嗎?還會相信世界末日嗎?國中很多物理老師都不懂物理,要怎麼教好?所以教改問題在於只改制度沒有用。你對自然要有基本的認知,總要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轉,還有庫倫定律、同性相斥這些基本,有些基本推理的能力,就不會相信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
台灣的優勢是台灣小,人心很好。我太太是德國人,就覺得台灣真的很好,台灣九二一地震停電,所有的便利商店都是打開的,但同時期台灣搶劫的還比平常少。全世界只有日本做得到。你看智利地震,一堆人衝進去商店搶東西,美國也是,我太太說德國大概也做不到像台灣這樣。也許我們還是受了死後下地獄的影響,這就是文化,我們自然而然就有非常好的文化,一切都還來得及改變。
秦一男
清華大學物理學學士和碩士,1995年獲得德國波昂大學無線電天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回台灣後曾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為淡江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口述|秦一男
整理|詹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