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捲風般的音樂狂哲 ── 歌手黃大煒

九月中,黃大煒與搖滾東方、范逸臣及趙傳在台北市小巨蛋舉辦的「風林火山演唱會」,他的一曲〈讓每個人都心碎〉歌詞「你的淚燙傷我的臉,從此就再也說不出,我愛誰……」那個幾乎飆上天際的超高音,沸騰了整個小巨蛋。但,你知道黃大煒私底下是怎麼樣的人嗎?
讓每個人都心碎的大煒依然大尾,讓我們看看他的另一面吧!
關於黃大煒,大家只知道他對音樂的狂熱,殊不知私底下他還是名嗜讀者。他的腦袋裝滿了好奇,對音樂,對人生皆有許多古怪想法,愛做實驗,也許可以稱他為音樂狂哲。採訪時,我們要求他配合做出一些表情,他說:「唱歌的時候,我是有很多怪表情。可是我又不是演員,為什麼拍照時,要求我做出喜、怒、哀、樂的表情?」
曾經好幾次在書店見到黃大煒。服務每個進來的客人,為他們找尋及介紹他們要的書籍,曾是我的工作。而他每回出現,總是一個人,用好奇的眼神,梭巡書架上的書,以及身邊經過的人群。他知道他要找的書在哪裡,所以總是靜靜的,抱著書結完帳,點頭就離開。我們始終沒有談話,不曾交集。
可是「緣份」真的很奇妙,他就站在我面前,只是我倆的身分都變了,今天,他從書店客人變成了我的受訪者。
外表強悍,但內在是熊貓
錄音室裡,他抱著一把珍貴的老吉他,即興表演一段solo,我看著吉他上的熊貓貼紙,開口問了第一個問題:「你很喜歡熊貓?」「沒有錯。小時候,我曾經夢見自己在皇宮裡爬來爬去,東抓西抓;長大後,從文章中讀到小熊貓是被養在中國皇宮裡當寵物的,牠可以四處爬,有享用不完的食物,任何人都不能傷害牠……」這讓他揣想,可能前世他就是一隻熊貓,今世才投胎為人。
然後,又有一則心理測驗:「說出你最愛的動物?你最想當的動物?」黃大煒最愛的卻是凶悍的德國狼犬,他分析自己外在雖然看似搖滾又強悍,但其實內心最想當一隻圓滾滾的熊貓,既受寵,又能為所欲為。解釋的時候,他手舞足蹈,就像他在「星光大道」當評審聽參賽者演唱總是情不自禁邊打拍子邊甩頭,忘情的扭動身體。
我問他:「你總是給人一種非常享受音樂,能夠自娛娛人,製造歡樂氣氛的印象。難道你沒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嗎?」
「其實我有很多跟自己獨處的時間,我在創作、思考甚至閱讀的時候都是一個人。你要求一個人獨處五分鐘,我相信有很多人做不到,一定想出門找朋友,或者打電話聊天;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情緒,可以控制它,所以我可以五天不出門。當我在寫歌或者錄音的時候,都可以將情緒放入歌曲當中;而當我必須面對朋友或者媒體的時候,我已經作好準備。現在當藝術家真的不容易,除了創作,還要露面宣傳、拍照。
如果你消失在媒體前太久,人是健忘的,也許會問,『你還在做音樂嗎?』」
看來,黃大煒雖然很能享受當下,但不論是露面宣傳,或閉關創作,兩者總是需要平衡的。
音樂是黃大煒的信仰,只能唱不能寫,或是只寫不能編都不能滿足他。他形容自己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沒有做過的音樂他絕對要嘗試,若有十種方式就每種都試,重要的是去「享受過程」,沒有經過這個階段,他絕對不會知道什麼是最好,或最適合的。
他的人生也是如此。大學原本唸旅館管理,誰知道畢業之後竟跑到日本做廣告音樂,讓黃大煒的父母感到訝異與震怒,擔心做音樂家遲早會餓死,當時他告訴自己,「就用兩年的時間全心投入吧!」如果哪一天音樂變成只是工作,只是賺錢的工具,那他當初的堅持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他選擇做自己的音樂。他說:「如果我在二十歲時得到第一,那我絕不會活到二十二歲,因為我不容許自己退步。」是這樣的執著讓他的音樂生涯走了二十年,今天他可以放心告訴我:「I am ok,我很開心,這段過程讓我學會生存。」
看心理醫生,誠實面對自我
黃大煒真正讓我佩服的是他能誠實面對自我,「你認識一個身心完全正常的人嗎?可能嗎?」他說自己有好多不知道從何而來的疑問,許多話也沒辦法跟親密的人說,所以心理醫生成為他的導師,來了解、研究自己。他認為這是健康的,也知道亞洲文化對看心理醫生是有忌諱的。「生病或受傷,大家都會去看醫生,為什麼心裡有病的時候,卻不想辦法幫幫自己?」
這樣的想法來自西方教育的薰陶,我想也與他的自我學習有關。我好奇他的閱讀口味:「聊聊你欣賞的作家,或者最愛的書?」「我最愛William Gibson,現在我們形容電腦裡的cyberspace就是這傢伙發明的,雖然不是寫科幻小說最有名的,但我覺得他是一個擁抱人類的作家,也是思想家,他會思考人類的未來,而不只強調technique……」
黃大煒讀詩,像T.S. Eliot、Robert Frost的作品,也讀文學如James Joyce、Yann Martel,最近還為了一本書《Beatrice and Virgil》而回頭研究但丁神曲:「God,我問你,誰會跟自己過不去,現在還讀這麼厚的書?」但是如果他生在那個年代,他一定跑去跪在但丁家的門口,拜他為師。
閱讀口味多變,有質有量
其他還有Jeffery Archer、Philip Dick、Tom Clancy、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Setphen Hawking的著作等。黃大煒閱讀的質與量讓我驚訝,問他:「哪來那麼多的時間?」原來他家裡沒電視、沒電腦,只有書:「與其坐在電視前遙控兩百多台的爛節目,不如看書!書絕對是能幫助你思考的工具。」他解釋,人的百分之五十一需要不斷學習累積內在的東西;另外百分之四十九是靠靈感或天賦,就算有再高超的技巧,又如何知道靈感何時會來?
對他而言,生命最怕停滯不前,他不會重複過去走過的路,做過的音樂。如果有人要求他再寫類似〈你把我灌醉〉或〈讓每個人都心碎〉,他一律回答:「這已經有好幾個版本,你們就拿去吧!」現在的他,沒有唱片公司的束縛,將來還要繼續做實驗,做新的Model,替自己找合作對象,用時間去證明他對音樂的堅持。能夠繼續做自己的音樂,就是他對成功的定義。
採訪當天,我們遲到了。黃大煒正在新店一間錄音室幫一位新人錄音。而他自己呢?我們也許久沒有聽到黃大煒的聲音了(倒是常常在中視星光大道選秀節目上看到他)。他的經紀人Vicky說黃大煒年底將進錄音室錄製新單曲,嗯,他這次的確是讓我們等太久了。
黃大煒 David Wong
生於香港,自小移民美國夏威夷,美國夏威夷大學旅館管理系畢業,是台灣流行歌曲作曲家及著名華人男歌手,素有「音樂戰士」、「城市情歌手」之美譽。
撰文|劉沁穎
攝影|朱凱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