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不復仇 ── 張天立 上前線,殺出網路書店戰場

自從張天立被自己一手創立的博客來網路書店逐出,後來又創辦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大家都猜測,這位王子要上演復仇記了。但在這場約三小時的訪問, 其實他壓根沒提到跟博客來的恩怨情仇,更沒提到讀冊未來的走向和策略。 基本上,是脫稿演出,採訪前兩週我就已經寄給張天立的採訪大綱一點用都沒有。
但,思路非常跳tone的張天立倒是跟我聊了一些更深,也更底層的問題。
他先說了一個故事。
前陣子,他的洗衣機壞了,他做了一個一般消費者都會做的事情:打電話給此家電廠牌的客服專線,想問怎麼辦?或怎麼修? 結果客服人員有禮且誠懇的跟他說,這個系列洗衣機的主機板已經停產了,沒有庫存。千道歉萬道歉,總之就是沒救了,修不得,無法處理之類了。於是張天立不開心了。他不是因為沒洗衣機就沒乾淨衣服穿而生氣,他氣的是,台灣的企業是怎麼回事?客服專線為何無法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呢?
「台灣的企業真的很不會做生意!洗衣機壞了,不能修,總要找解決的辦法嘛,不然我打給客服幹嘛?你客服就是應該要幫我解決問題啊,不能修,難道你不能賣我一台嗎?」張天立激動的說。「你直接在電話裡就可以賣我了,省下中間通路商的費用就可以給我個漂亮折扣,不是皆大歡喜嗎?台灣的企業這麼不會做生意,這樣要怎麼跟日本、韓國和大陸的家電廠商競爭?」
張天立越說越激動。「最近去各處演講,只要逮到機會,我一定把這件事情講出來,我希望那些企業家能聽得懂我在說什麼。」我不知道企業家們懂不懂,不過我好像懂了。
台灣沒有自己的想法
台灣的家電廠,在七○年代時外銷戰果非常好,但後來面臨了大陸和泰國等地的競爭,現在連內銷市場都快要被打得抬不起頭來。比品質,台灣家電不輸人,其他部分可說是輸得一塌糊塗。
台灣企業一向不太著墨在「創新」這塊,也不做「研發」和「設計」,外國家電廠出了什麼新花樣,台灣跟進得很快,但從來沒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此時不轉型,不拋棄舊有的企業經營模式和思維,十年後,台灣還會剩下多少家電廠? 選擇外移的廠商也多半停留在代工模式,賺辛苦的血汗錢,大錢都被那些委託代工的品牌給賺走了。
我想張天立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如此擔憂和激動。
他說,要進步,要成長,就應該要多閱讀,「書,是多少人的結晶和心血,只要花個兩三百元,可以把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成長和思維全部學起來,這學費真是太便宜了,可是台灣人都不愛看書!」台灣人不看書,都在做什麼?又以看電視和上網為大宗。
台灣電視節目的水準是有目共睹,灑狗血又離奇的八點檔和充滿八卦謠言的綜藝節目,正一步步吞蝕台灣人的時間和思考力,也吞蝕了可以讓一個人沈澱和進步的閱讀能力,對於這點,張天立的不滿和憂慮通通寫在那張充滿表情的臉上。
閱讀是個好習慣
「台灣人不看書,台灣的企業家也不愛看書,我真的為台灣的未來擔憂。日本雖然近幾年整體的經濟處於停滯期,可是他們的國民一直保有閱讀習慣,所以日本企業還是能不斷推出很創新又實用的產品。台灣呢?」不知道張天立是在自問呢,還是在問我?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台灣的休閒娛樂非常多樣化,遊憩休閒的設施和場所極多,有句話說:「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而所有可選擇的休閒娛樂都在跟「閱讀」搶每個人有限的二十四小時。很清楚的,「閱讀」輸很大。
台灣每年推出多達四萬種新書,世界排名僅次於英國,相對於低迷的閱讀風氣來說,算是另類台灣奇蹟。但出版社依然賣力出版大量書籍,造成了一個現象,那些放在各書店而最後賣不出去的書,通通又運回出版社的倉庫變成庫存。某些出版社會在作帳時將庫存當成資產,因此財務報表上雖然亮麗,但其實體質貧弱、岌岌可危。有些出版社會將書以賤價賣到國外去,例如港澳等地。也有出版社選擇直接銷毀。張天立看到了這個困擾出版市場很久的問題,靈光一閃,大膽決定要在讀冊生活佈建一個專賣回頭書的平台。
「這就是創意!」張天立說。沒錯,解決問題需要善用創意,而張天立這招,讓出版社可以清庫存並換取現金,也讓讀者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書(約二至五折),皆大歡喜!讀冊生活除了因居中牽線而創造雙贏局面外,也為自己樹立了獨特的經營風格。我想,張天立的意思是,只要你願意用心,就可以幫顧客解決問題;你幫顧客解決了問題,那顧客也離不開你了。這應該是企業經營的江湖一點訣吧。
憂心國民競爭力落後
「書這麼便宜,大家就多買書,多看書吧,」張天立說。我揣想,張天立離開博客來後,繞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網路書店,大概不是只為了所謂「復仇」或「不甘心」那樣簡單的事情,他擔憂的是整個台灣人的素質和國民競爭力。「我們讀冊生活登記的公司名稱是『學思行』,妳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我搖搖頭。「學習之後要思考,思考之後要行動。」噢,原來如此。
大家都說張天立要上演莎翁的《王子復仇記》戲碼,我倒是認為這位王子並沒只把眼光放在肚臍眼上,與其鬧那些家務事,閱讀、思考應該是更會讓他快樂的事情。
後記
張天立說,希望可以透過《潮人物》月刊跟我們的讀者說一件他認為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夠愛你自己,也自認很愛你身邊的人,請不要再騎機車了。現在大台北的大眾運輸系統非常方便,請善用捷運和公車,趕時間就搭計程車。愛惜自己的生命,好嗎?」之所以語重心長,是因為二○○七年一月,張天立被一通電話吵醒,當時任職博客來行銷部門的一位女孩因為騎機車發生車禍,當場身亡。這件事情,張天立永遠記著。
撰文:詹樹樹
攝影:朱凱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