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 ▋台灣電視圈豈止冰河期,根本已經毀滅成灰了
前日在Youtube看見一段大小S約20年前龍兄虎弟上的影片,那段相聲講得極好,口條之溜,於是再感嘆一次台灣太早放棄電視這一塊,我現在是逢人說,十多年來電視圈的自滿、怠惰、藉口,至少劫走了台灣百年精髓和一世紀的人文基業。這麼講一點不誇張,要找回來難如登天,也或許不,從電視開始,不用其他。

曾經主宰台灣綜藝圈的龍兄虎弟,不論規模、創意還是來賓陣容,現在電視節目都無法企及。圖片取自網路,版權所有:台視。
大小S畢業於華岡藝校,後來的發展,以及同期差不多的大炳、魏如萱、許瑋甯等,可見華岡藝校培養素質之高之紮實,尤其當年入學只要考才藝,即興表演也行,倒真弄出了一些人才。華岡在台北,曾經的華人影視中心,顏擇雅的分析沒有錯,但「原來如此」並不足以改善現狀,千錯萬錯都在早知道卻沒人去做。我也不覺得誰真的在唱衰,更多是對動彈不得的焦慮,同樣的,唱衰台大也是情非得已。
我沒念過台大,平日更喜歡糗台大生,但偉大的城市必有偉大的大學,台大垮了,台北也沒救,要我以三流住民自居,面子掛不住,心底更不舒服,但有什麼辦法?台大做為一個強勢文化品牌,能在幾年內摔掉50名,除非被謀殺,還要受害人有堅強的求死意志,才能被殺得這麼乾脆,但誰在乎呢?
「台北沒有名牌大學又怎樣?」
「算了唄,我家孩子將來也不準備讀台大!」
不過,你遲早要自覺,台北需要台大,更甚於台大需要台北。歐美很多大學刻意搬家到遺世小鎮,救台大不難,搬離台北便是,否則很難避免「耀武揚威成了小人」「就是小人耀武揚威自以為是人」兩件事,若你真把台北當「首都」,有一點是肯定的:「台大,留著吧。」
振作一點,台北需要大量的人才,演藝圈、科技和文化圈都是。

不論你怎麼想,台大對於台北或是台灣終究重要。攝影:鍾雨哲。
我說以前台灣教育辦得好,欸,我一點沒有諷刺,老派教育固然沒有太多樂趣,但嚴官府出厚賊,嚴父母出阿里不達,那一代生出一堆歪七扭八的人,拜薛丁格的貓和宇宙反物質力量所賜,信仰牛頓、相對論也不矛盾。人生靠不斷堆疊起來,不必急於否定過去,翻轉教育雖能捧紅一些人,好比人本以為過去錯在體罰鞭打而推行愛與慈悲,同樣是自不量力。
時間要讓人成熟,不只水往低處流,僵化並不危險,但怠惰會。
台大太自滿和怠惰,以及大家對它太缺乏認識與尊敬,我在這裡可以三餐對不起,拜託,台北有機會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城市,我們真的要對老師多點義氣。

翻轉教育說是要給下一代更好的未來,但現在看來的訴求似乎都沒起到成效,那到底是翻轉了什麼呢。攝影:鍾雨哲。
沒衛生的大老粗張作霖,東北興學,每到孔子誕辰,必長袍馬褂向老師鞠躬敬禮;目不識丁的山東主席韓復榘開辦了2000多所小學和專科學校,他對梁漱溟景仰正如我們這種文盲始終應該對文化人的敬畏;惡名昭彰的曹錕都會放狠話,「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就要誰的腦袋!」
連殺人魔王蔣介石,在抗戰財政最困乏時都把學校經費擺前面,供給學生無憂的學費和零用金,看病幾乎不用錢,你以為的西南聯大長沙昆明大遷徙,即是暴君蔣介石派了黃師岳中將沿途護送,把屎把尿,務必教授龍體安康。

一生干戈從戎的軍閥張作霖,每到孔子誕辰都會換上長袍馬褂,畢恭畢敬地向老師敬禮。圖取自網路。
大家不要罵,我說了,他是暴君。盲人都知道大學的重要,人在最窮的時候都能把知識當寶,台灣最安逸的這段時間卻把教授當屎。檯面上得意的那些不算,我聽過多少教授受到殘忍待遇,在各種鬥爭中敗下陣。如果抗戰期間是中國學術最濃厚的幾年,培養出一堆重理想輕權力的人,最後這批知識分子要幾乎投奔到共產黨,算合情合理。新文化運動詩人郭沫若,原本是蔣介石的執行委員,但在蔣介石清黨後,他寫《今日之蔣介石》說到:「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賣國軍閥」,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說這些幹嘛?沒事,只是順便提起。
郭沫若雖是史學家,但他創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在這所學校每屆畢業生中,超過一半會繼續往全球百大研究所深造。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在合肥,亞洲排名第15,贏過復旦、上海交通、南京大學和浙江。合肥光聽名字很難聽,算命的說名字取錯註定一輩子窮,但偏偏它成了中國科研頂級城市,你以為的三流城市,單單去年,搞了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研發了光量子計算機、開通首條量子通信幹線、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合肥科學島上的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核融合東方超環(EAST)都在這裡,聽過「中國聲谷」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取自網路。
(請接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