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無限可能的打擊樂:尤文傑打造聲音也創造聲音

當主持人正在訪問花窗藝術家陳師傅,打擊體驗區傳來小朋友叮叮咚咚敲打聲,老師傅的話語幾度被樂聲淹沒,工作人員終於受不了過去制止;過沒多久,另一批小朋友湧上,打擊樂聲又再響起。
所以,當台北打擊樂團團長尤文傑說,這些年來不斷在推廣,希望拉近民眾和打擊樂的距離時;我有點疑惑,這些敲敲打打的樂器,很受歡迎啊。
尤文傑表示,打擊樂其實是很原始的樂器,只是一直處於伴奏地位,一直到十七十八世紀,作曲家發現打擊樂有無限可能,才慢慢成為主角。真正有樂團出現,也不過是近四五十年的事。
展場裡有著各種材質的工具,尤文傑與團員洪郁媜邊解釋也演示用途。譬如,這胖胖的土撥鼠叫按鐘,可讓幼兒認識不同的音高,木雕招財蛙不一定用來招財,鐵桶不是用來提水,誰說湯匙只是拿來喝湯,盆子裝綠豆不是要等發芽,兩個木板變裝一下,也不是為了打小孩,鳳凰木豆莢更不是要炒菜煮湯。
這些,都是為了因應樂曲的需要,製造效果,從身邊找到的工具。
除了日常可見的,尤文傑與洪郁媜還介紹一些民族性的樂器。譬如西非的沙鈴,西班牙的木箱鼓,飛碟鼓等。但不管熟悉或陌生,只要能敲打出聲者,都可算打擊樂器,尤文傑說,當他幫家裡的阿嬤按摩時,拍拍打打,身體不也是個有趣的打擊樂器嗎?
尤文傑表示,打擊樂不同於其他樂器,反而很像是生活的實驗室,動動腦,發揮創意,藉由唾手可得的器具,不段嘗試,找出各種可能性,運用在不同的曲調上,打造聲音,也同時創造聲音,天天都可上演不同的聲音饗宴。
炎炎夏日,不想出門,只想躲在屋內吹冷氣,適合去哪裡?歡迎來到新光三越策展的「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活動!
18組來自不同領域、超過30位的木頭職人,結合木藝創作、音樂、故事、體驗、玩樂穿插於觀展的過程,吸引大眾參與並推廣生活美學,來這裡歇歇腿、喝茶、彈琴、磨菇,讓忙碌的心小憩一夏,是個絕佳選擇。
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 全台巡迴展演時間
檔期時間 | 店別 |
05/23(四)–06/02(日) | 台北南西店一館 9F |
06/27(四)–07/15(一) | 台南新天地 6F C區 |
08/07(四)–08/18(日) | 桃園站前店 10F |
08/30(四)–09/23(一) | 台中中港店 10F |
09/27(四)–10/20(日) | 高雄左營店 10F |
撰文:楊菁菁 攝影:juju photo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