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淵源邀你看工藝展:建立美學感的第一堂課

這天,林淵源建築師帶著他內建的美學感,與我們一同踏入2017工藝之夢的展場。
為支持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辦理的工藝競賽,20多年來新光三越投入「工藝之夢」展覽中,並舉辦工藝相關特別企劃,為每一屆帶來不同的有趣主題!
當中年頑童遇上老頑童
工藝之夢分成幾個展區,第一站我們來到工藝成就獎得獎者──林添福特展區,「從作品美麗的細節裡面,可以感受到他在玩藝術的時候是很自在的。」林淵源指著〈龍幡〉說:「這隻龍雖然長得跟一般的龍不一樣,可是你會覺得牠在動,因為牠有靈魂!」平常極愛塗鴉的林淵源可比為中年頑童,從林添福的作品中得到許多共鳴、發現了童真。
「他是天生的藝術家。」我們一邊觀賞林添福的作品、一邊被拙趣的作品逗得呵呵笑,林淵源說,林添福的作品非常直覺性:「用腦袋來創作不可能有這樣的作品,肯定要用心。」還融入了台灣本土特有的肌理和色彩,這絕對是我們的台灣之光。
接著來到台灣工藝競賽作品展區,競賽分成「美術工藝」和「創新設計」兩組,從五百多件作品中評選出各別的前三名。美術工藝組的首獎〈戀戀夏日〉為竹雕作品,上面刻著青蛙爸爸、媽媽帶著小青蛙站在夏日過後的殘荷上,竹子也顯出藝術家欲傳遞的謙遜情操。

2017台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一等獎—江松智〈戀戀夏日〉
而創新設計組的首獎〈潛艇方舟〉則創意十足,只要轉動機關就能牽動齒輪讓裡面的動物們「動起來」,模樣精緻又可愛。
林淵源說,在真正來到現場觀展之前,他對於「工藝」兩個字是有刻板印象的,但是看到這麼多精彩的作品之後,完全扭轉了對工藝的看法。「必須老實說,一般人並不會對『工藝』這兩個字抱有太多的期待,除非加上『設計』。工藝經常與傳統、匠氣聯想在一起,的確不公平。」
所謂的「匠氣」就是沒有靈魂
「作品裡沒有自己的態度,就顯現不出它的生命。」林淵源說,這些的競賽作品的藝術層次和水準都非常高,「許多作品已經展現出當代藝術的美學,我覺得這是『工藝之夢』給我很深刻的印象跟啟發。」
林淵源也問,「工藝」兩個字有沒有可能產生新的說法?畢竟現狀就是──如果你跟別人說要去看工藝展,年輕人可能會興趣缺缺;實際上卻是那麼有創意的展覽!所以工藝其實包含了更廣的面相,也應該更貼近當代的脈動。
例如集結了許多優質的品牌的特別企劃「新藝市好物集」就是一個將工藝落實到生活中的其中一種方法。林淵源逛了一圈市集忍不住驚呼:「這裡喚起了我的童心,給人一種幸福感。」像是《小陶器》的兩位創辦人從製陶、到圖樣的繪製都不假他人之手,帶來一件件暖心的創作;還有《安可》的手捏陶器以台灣的動物、山林為創作靈感,擺在桌子上當裝飾又兼顧實用性質。
林淵源:「我蠻感動一間百貨公司每一年都會辦這樣的活動。」因為生活總是繁忙,需要有很多美好的小角落,就好比沙漠裡的綠洲,而這些可愛的生活小物有如小王子、小公主般的存在,滋潤、療癒著人們心靈。
畢竟文化素養的培育不是一步到位,也不是廣蓋美術館就好,需要像這樣,慢慢從生活中去培養、努力讓美學變成我們的日常。
新光三越「2017新藝市好物集」北中南巡迴展
即至起至12/04(ㄧ) 2017/12/08(五)至12/25(ㄧ) 2017/12/29(五)至01/16(二)
|
![]()
林淵源 1966年於南投出生,現為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從小就熱愛隨筆塗鴉,將多年來走跳建築圈的記憶和生活集結成《房子在想什麼?》一書,思考跳躍、靈感總是來得出其不意。 |
撰文|陳盈蓁
攝影|王姿云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