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氣質的狂人之都Tainan│專訪台南謝宅創辦人 謝小五

你印象中的台南是什麼樣子?是不是有暖暖的大太陽、香氣撲鼻的鱔魚意麵和古今合一的街景。不要太羨慕,這些對謝小五而言都只是日常,是幸福迷人的生活刻痕。
兩代城市織布人
謝小五,台南謝宅創辦人,從大學到出社會都待在澳洲,因為父親生病而回到故鄉,卻感覺從未離開過,「我花了六年去習慣澳洲的生活,但我只花了一碗肉燥飯的時間回來。」看他談起台南的神情,用眉飛色舞、心花怒放等形容詞已無法輕易概括,儼然是一位熱戀中的男子,且為他的長跑愛情感到無比驕傲:「全世界我去過將近六十幾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城市可以超越台南。」
在台南,食物的自由度很高,二十四小時營業的特色美食比比皆是,早餐的牛肉湯到了凌晨也可以吃到,台南人就像被寵壞的小孩,就是任性。

「當然它本身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們很盡力的去補足。」舉例來說,十二年前謝小五跟成大建築系合作整修了第一棟謝宅,翻轉了老屋的價值,很多人開始懂得珍惜老屋。
「以前台南拆了很多老房子,很可怕!」謝小五說,但是他的野心不僅如此,他還要撼動整個城市,由「點」——翻轉老屋,串連成「線」——街道,如正興街、信義街、自強街、府中街、神農街……等一個個串連,線的盡頭就是「面」——菜市場,「市場只要復興起來,城市就會有脈絡。」這種點、線、面的概念,讓人不禁聯想到他經營布莊的阿嬤,這兩代人,都在用他們的方式,一針一線地織出屬於台南的樣子。
謝小五是台南「城裡」的孩子。「台南市又分城裡跟城外,我從小住的地方是城的正中心點,在林百貨周邊。」提到城裡風光,男子漢眼中的光芒四射:「全台灣第一條路就在台南——民權路;第一條街是安平的延平街;以前城裡就像紐約第五大道一樣繁華,光是西門路、中正路跟友愛街那一區就有十二間電影院;還有台灣這個名字就來自台南——大員(台語)……你說我們能不感到驕傲嗎?」

狂人之都再升級
台南作為首都至少三百年,是貨真價實的天龍國1.0,它的氣質無與倫比。謝小五說,台南需要什麼,他們就去做什麼,「所以我們辦森山市集,要讓人家看到這個城市的力量。」
連續兩屆的森山市集,以美學、生活和建築為核心概念,地點選在台南美術館,由於策展方式特別,採立體場域而非平面,在第一屆試水溫成功之後,第二屆(2020年)各家媒體的自發性報導鋪天蓋地而來,許多人慕名爬上這座「藝術之山」,攤位坐落於不同「海拔」上——用階梯營造出登山感,再綁著貴人散步音樂節和城市音樂節的繞樑效應,森山市集的獨特生活美學就像一座高峰,難以超越。






「你不會在其他市集裡看到一個人抱著一盆龜背芋在爬山。」謝小五激動地形容,傍晚時分,會看到很多人或坐或臥地一邊喝著香檳一邊看書,超chill。
當初設定好對的環境和目標客群,讓來到森山市集的人幾乎都肯花錢,第二屆的森山市集兩天就創下了新台幣兩億元的商機,大約十萬多的人潮。謝小五身為統籌,廣邀各界能人專程前來台南共襄盛舉,「這是一個可以讓你發狂的城市,讓你心甘情願地把你的一切都掏出來。」
謝小五說,辦活動要有成就感,就得找到對的人一起做對的事,所有人為了共同理念全力以赴直至精疲力竭。「這是要做一輩子的,台南養我們這麼多代,我覺得我們多付出一點也應該啦!」也因為這種態度,所以從籌備團隊到品牌、藝術家,各個都使盡全力。倘若,邀請的合作對象有一點點的遲疑,謝小五說,「那就是緣分還沒到,我需要絕對信任還有想為台南一起燃燒的夥伴。」

今年的森山市集,預計會與貴人散步音樂節和城市音樂節分開舉行,自己選音樂,動線規劃的方式也會會做攤位的調整,讓「爬山」這件事變得更明顯,也讓品牌的價值,在森山得到完美的詮釋。
十多年不曾停歇的翻轉
謝小五的台南翻轉計畫,一做就是十多年,從謝宅拉到正興街社區再造,然後到舉辦大型創意市集,聲量一個比一個高,其中不乏一些可愛的小計畫,像是謝宅的「從心看見老房子」桌曆,九年來由他自己一手包辦創作,與設計師合作,再找印刷廠製作,每一年運用不同的媒材詮釋台南的老房子。
桌曆裡,有謝媽媽的字跡,還摸得到磨石子,更重要的是用心,讓臺南跟一本本桌曆一起周而復始,貫徹它歷久彌新的的復古質感。




今年的森山市集,預計會與貴人散步音樂節和城市音樂節分開舉行,自己選音樂,動線規劃的方式,也會會做攤位的調整,讓「爬山」這件事變得更明顯,也讓品牌的價值,在森山得到完美的詮釋。
謝小五的台南翻轉計畫,一做就是十多年,從謝宅拉到正興街社區再造,然後到舉辦大型創意市集,聲量一個比一個高,其中不乏一些可愛的小計畫,像是謝宅的「從心看見老房子」桌曆,九年來由他自己一手包辦創作,與設計師合作,再找印刷廠製作。每一年運用不同的媒材詮釋台南的老房子,桌曆裡,有謝媽媽的字跡,還摸得到磨石子,更重要的是用心,讓臺南跟一本本桌曆一起周而復始,貫徹它歷久彌新的的復古質感。

撰文:陳盈蓁
攝影:詹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