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評鑑:超有誠意的升級之作,Sony WF-1000XM4是真無線耳機裡的優質之選
近幾年,黑科技這三字幾乎跟 Sony 畫上等號,最讓人有感的商品大概就是相機和耳機了,N 年前跟朋友借了一次 Sony NEX6 拍照後,從此我成為 Sony 相機的腦粉,不過這篇文章測試的產品是今年年中上市的 Sony 真無線耳機 WF-1000XM4。
外觀和配件
Sony 真無線耳機 WF-1000XM4 與 2019 年推出的上一代 WF-1000XM3 相比,外型上有不小的改變,不管耳機本體還是充電盒,看起來簡直是不同系列的耳機。除了充電盒很有感的縮小40%,耳機也比上一代小了 10%。





耳機本體重量為 7.3 公克,耳塞採用結合泡綿和矽膠的新材質,大家的反應都是比以往耳塞戴起來更舒適,也更貼合耳道。雖然我沒戴過第三代,但第四代的配戴感的確是舒適的。
縮減體積的不只本體,連外包裝都有感的縮小,以竹子、甘蔗纖維、再生紙等混合製成的環保材質外盒,可愛又不佔空間,還帶點文青風,跟慣常充滿科技感的 3C 產品包裝顯得很不一樣。裡面附有兩副不同尺寸的耳塞,加上耳機上的 M 號耳塞,總共有三種尺寸可選擇。







WF-1000XM4聽感如何?
據 Sony 原廠資料顯示,「WF-1000XM4 採用 6mm 驅動單體,能重現低至高頻全範圍強勁清晰的聲音,而高順應性振膜可重現渾厚的低音音域;全新整合的 V1 晶片提昇了降噪功能且更加省電,如果搭配 Android 手機,還支援 Sony 的 LDAC 傳輸協定。」至於 iPhone 使用者,嗯……
每次我拿到耳機都習慣先聽古典樂(順便煲耳機),首選當然是馬勒的交響曲(馬勒先生謝謝您),因為編制大、配器複雜,能很快辨識耳機的調音走向。而 WF-1000XM4 是 hold 得住馬勒的,要音場有音場,三頻分離度也很 ok,但可能是音色的關係,加上Sony 耳機的聲音走向比較乾淨俐落,我覺得如果多一點點弦樂的音染會更好聽。






接下來我找了 80-90 年代的流行音樂,聽感部分,鼓點很Q彈爽脆(好像在形容貢丸),譬如 Ray Parker Jr. 為電影《魔鬼剋星》獻唱的主題曲 Ghostbusters、Blur 的 Girls & Boys,K7 的Come Baby Come(都是些有點年代的舞曲)及 Pet Shop Boys 的 Always on My Mind(抱歉這首更久了)聲音飽滿鮮美,低音明顯調得較濃郁厚重,聆聽節奏感強的音樂時,實在酣暢淋漓,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顆顆都鏗鏘有力。




這副 WF-1000XM4 調音的特色很奇妙,即使是稍簡陋的電子樂器做出來的音樂,缺點都不會被放大,反而略有飽滿感,如果用影像後製來做比喻,就像是在一幅缺乏細節的畫面上加入雜點,讓畫面看來更細緻豐富。不管 Sony 的手法是什麼,我們聽音樂要求的是感性上覺得好聽,以及更重要的「耐聽」,所以這樣的設計思路頗為合理。
觸控面板、軟體及各種功能
Sony 供耳機使用的 App 叫做 Sony | Headphones,但從 Play 商店下載後在手機上只顯示 Headphones 及一副耳罩式耳機的Icon,既沒有 Sony 的 Logo,也沒有 Sony 的字樣,所以下載後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它@@(視力不好)
但 Sony 在軟體上的技術實力和穩定度比其他廠牌都好,譬如當我把左耳機塞進耳朵的剎那,手機立刻彈出 Google 行動助理的訊息。Sony | Headphones 也是目前我使用過的耳機 App 中較易理解及好上手的,雖然功能繁複,但菜單設計得很人性化,幾乎沒有什麼迷路風險。

WF-1000XM4幾個我覺得很棒也很實用的優點是「快速注意模式」和「彈性音效控制」,這兩點都是上一代 WF-1000XM3 就擁有的功能,但新一代更聰明也更智慧。



Sony在WF-1000XM4上新增一個功能 Speak to Chat「說話至聊天」模式,只要使用者開口說話,耳機就會暫停正在播放的音樂並啟動環境音。這表示當別人要跟你說話時,你除了用手觸控耳機的感應器以開啟「快速注意」模式外,也可以只出個聲就好。
使用者還可自行在 App 上調整「說話至聊天」功能在多久未偵測到聲音後繼續播放被中斷音樂的秒數,而如果已經對話完畢想要立刻回到音樂模式,也只要任意觸控耳機就可返回。


在降噪模式中,還可選擇抑制噪音但聽得到外界聲音,也可以自己決定要聽到多少環境聲音,有多達 20 段可調整,自由度很高。
我在逛 Sony | Headphones 裡面的內容時,發現一個 360 Reality Audio 的選項,其中一個功能可以分析耳朵形狀,不過過程有點麻煩,要自行拍攝耳朵照片後上傳供 Sony 分析。透過科學化的分析應該可以讓耳朵聽到更好的聲音和更棒的體驗,感覺這個功能超有趣,但我沒有做測試就是了。




其實在使用真無線藍牙耳機時,我很在意觸控感應器的敏銳度,早期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總會有讓人不知道到底有沒有按到,或怎麼樣的角度和施力方式才算有效觸控的焦慮,但這一兩年,隨著技術的發展,每個品牌都進步了,尤其是 SONY ,更容易讓人抓到觸控竅門,不過這部份得由您親自體驗操作,因為很難以文字表達出來。
一些可用操作(表格出自Sony官網)
左 | 右 | |
輕按 | 切換防噪功能和環境聲模式 | 播放或暫停音樂 |
輕按兩次 | 接聽或結束通話 | 跳至下一首曲目的開頭 接聽或結束通話 |
輕按3次 | – | 跳至上一首曲目(或目前播放中曲目)的開頭 |
將手指停留在觸控感應器上 | 啟動快速注意模式 | 使用或取消語音輔助功能(Siri/Google app) 變更通話裝置 |
將手指停留在左耳機和右耳機的觸控感應器上約5秒鐘 | 進入裝置登錄(配對)模式 | 進入裝置登錄(配對)模式 |
結論是?
Sony WF-1000XM4 是相當聰明,連線也很穩定的真無線耳機,不管是聆聽的體驗還是軟體流暢度,都完美表現出Sony的科技實力。
音質部分,跟其他品牌耳機各有千秋,基本上列在前段班沒什麼問題。而除了各種冷冰冰的參考數據外,聆聽音樂的感受還包括各種主客觀因素,所以也留待對 Sony 耳機感興趣的你來聆聽及分享。






跟上一代 WF-1000XM3 相比,這代除了延續原有的好用功能外,新增的「說話至聊天」很實用,且還增加了 IPX4防水及無線充電 功能,能文又能武。至於你問我推薦這副耳機嗎?我很推薦。
如果你是商務人士,需要一副功能齊全、軟體穩定的真無線耳機,對音質也有所要求,那放眼市面上百家爭鳴的 TWS,其實你的選擇並沒有很多,Sony WF-1000XM4 會是很不錯的選項。
規格
電源:DC 3.85 V:內建鋰離子充電電池
DC 5 V:使用USB充電時
操作溫度:0 °C到40 °C
充電時間:約1.5小時(耳機)約3小時(充電盒)
重量:約7.3 g × 2(僅限耳機(含M尺寸的耳塞))約41 g(充電盒)
通訊技術規格
通訊系統:BLUETOOTH 技術規格5.2版
輸出:BLUETOOTH 技術規格功率等級1
最大通訊範圍:視距約 10 m(*1)
射頻:2.4 GHz頻段(2.4000 GHz到2.4835 GHz)
相容的BLUETOOTH設定檔(*2):A2DP/AVRCP/HFP/HSP
支援的轉碼器(*3):SBC、AAC、LDAC
傳輸頻寬(A2DP):20 Hz 到 20000 Hz(取樣率為44.1 kHz)
20 Hz 到40000 Hz(990 kbps下取樣率為LDAC 96 kHz)
建議零售價:新台幣7990元
想了解更多,請至Sony官網
我有參加 Sony 某次舉辦的 WF-1000XM4 耳機體驗會,當天的Model 長得很漂亮也很敬業,所以在文末跟大家分享幾張照片~








撰文:詹小乖
攝影:詹小乖
↓您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