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經泰教你怎麼看攝影──2017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
由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所發起的「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自2007年開辦至今已屆滿10周年,而這次,我們要透過資深攝影師——何經泰的角度來剖析、認識今年的得獎作品。
有別於單張照片的評選賽制,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採用5張為1組的參賽模式,著重照片之間的關聯性,由參賽者自定題目、發想攝影主軸及內容,考驗的不僅是技巧,還有攝影師說故事的能力,為了讓優秀的攝影師受到更多關注,每年的得獎作品都會在新光三越展出。

首獎-林可樺《劇痛》
真情,才會動人
今年的首獎得主——林可樺《劇痛》,拍攝手法看似隨性卻很真實,好像回到小時候拿著傻瓜相機要幫母親拍照,卻瞬間長大成年,只捕捉到骨灰罈、火葬人骨、失焦的家人和葬禮現場,以如此赤裸而強烈的方式呈現在觀看者面前,讓人想看,又不太敢看。「我想,一個東西真的有感情的時候,是會打動人的。」這是何經泰對首獎的看法。而黃俊金靠著《不願面對的事實》獲得貳獎殊榮,五張照片帶出海洋生態議題,場域分別有賣魚攤販、海鮮快炒店、魚塭、礫石海灘和海鮮乾貨店,照片中的人物都舉起了手臂遮住雙眼,這種手法稱為「設計攝影」,必須在攝影前先構思出想要的畫面,然後到了現場再加入設計過的橋段,進而加強攝影師想傳遞的理念。參獎得主是是邱庭的《思春期》,攝影師以朋友的視角,將思春期的少女捕捉得恰到好處,年輕的身體對情愛的詮釋處於既羞澀又無謂的混濁地帶,就像尚未攪拌過的蘋果汁,俯視清澈卻見不著杯底,又天真又神祕,讓人禁不住一再回味,如這類的攝影小品考驗著情感的細膩度,要自然呈現並不容易。
不滅的攝影之魂
除了前3名,何經泰也特別欣賞獲得評審特別獎的鄭淑徽,他捕捉了冰凍狀態下的花朵及水珠,將晶瑩剔透凝結在片刻之中,不含一絲雜質的畫面完全合乎「純粹」的概念,然而這樣的主題並非首見,攝影師真正高明的地方在於讓花朵旁的泡泡密集地呈現,加上光線的輔助,兩者合而為一,更顯出這組照片的精緻度。另外還有入選作品——張志達《給我一朵雲,因為我是飛鳥》也深受何經泰的讚賞,從題目命名和選材上都能看出攝影師的精心設計,後製過的照片意象如詩如畫,別出心裁。觀展結束後,何經泰認為今年的得獎作品可歸納為私人情感、環境保育、構思設計3大類,作品多元豐富。而他也樂見這10年來透過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累積了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借此讓有才華的人被看見,讓攝影之魂繼續發光發熱。
2017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系列活動
高雄場:即日起至5/14 地點:左營新光三越10F
台中場:5/17-6/5 地點:中港新光三越10F
何經泰 |
資深攝影師。曾任天下雜誌、時報周刊、民生報等攝影記者;Smart智富月刊攝影主編、非凡新聞e周刊攝影主任以及明報週刊副總編輯;曾展出「都市底層」、「白色檔案」、「工殤顯影」。現為何創工作室負責人。 |
撰文:陳盈蓁 攝影:詹樹樹
圖片提供: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