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物雜誌

Main Menu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o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

Back to login
山水人
Home›People›山水人›對所生所長之處懷抱深厚情感,世代都要住在這裡:土石流防災專員江維明

對所生所長之處懷抱深厚情感,世代都要住在這裡:土石流防災專員江維明

By 蘇鈺涵
2019-10-31
1010
0
Share:

一早我們出發沿著由荖濃溪岸前往高雄市桃源區復興里,拜訪布農族的江維明專員。進到屋裡,江維明專員便熱情的招待眾人喝茶,同時向我們展現布農族喝茶的規矩──長者或是主人喝完的杯子,從長者的右手邊依序每人輪流使用,一飲而盡後活動才正式開始。

江維明說,「每個家族的方向不一定,有的從右邊有的左邊,我們布農族認為嘴唇濕了講話才會流暢,讓今天的活動可以一切順利。」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給高雄山區超過2000毫米的驚人雨量,感覺上像四到五年的降雨量集中在三天內下完,但荖濃溪河道的劇烈變化並非發生在當年風雨最大的8月8日,而是颱風過後幾天一個晴朗的傍晚。

Img 6383

布農族的江維明專員同時身兼復興里里長。

 

靠著直覺,他救了大家

那天江維明專員聽到從遠處傳來類似直升機飛行的隆隆巨響,眾人都以為風雨已過並不以為意,一如往常一樣在屋外的空地準備生火烤魚用晚餐,但他直覺事有蹊蹺,直升機應該不會在即將天黑時值勤,於是外出查看。隨著巨響的接近,江維明專員聽到整個河床都是大石頭滾動與樹枝折斷的聲音,細看溪水已經暴漲,大水蔓延到馬路上,他趕緊衝回家指揮眾人往高處避難。

原來莫拉克的豪大雨在荖濃溪上游造成了大山崩,且形成堰塞湖,當晚就是因為堰塞湖潰堤,巨大的水量與土石快速沖刷兩岸山壁,淘空地基、摧毀橋梁、侵蝕防洪堤岸的工程與安全措施。

時至今日,台20線南橫公路仍然可以見到大大小小的道路施工工程正在進行中,部分路段與河道高度相差不到三米,而江維明專員的住家現在就緊鄰在河道旁。「布農族的長者是很有智慧的,他們知道蓋房子不能太靠近有水的地方,但那一次堰塞湖潰堤,山上的土石沖刷下來,掩蓋了原有的三層河階,一下子讓河床抬升了二十到三十米,原本我們耕地畜牧的地方都沒了,小溪流變成大河川,現在如果雨太大我家還會淹水呢!」江維明專員無奈地談到。

Img 6378

受莫拉克和之後的風災影響,江維明認為身為里長理所當然要學習防災的知識,因此成為防災專員。

「莫拉克那時候我還不是專員,對於防災完全不懂,但這裡每年或大或小都會有一些風災,我認為身為里長理所當然要去學習防災的知識。自從成為防災專員後,只要電視一發布颱風訊息,我就會一直留意我們所在地會下多大的雨,會不會有嚴重的威脅,也一直不斷跟里民說明,和教他們如何看氣象圖。」經歷2009年莫拉克與2012年的0611水災,復興里里民每逢大雨必定進行避難作業,白天時請靠近河床的里民擔任警戒班,晚上則由江維明專員接手監控。

「三年前一樣在颱風季,我們照往常進行防災整備,真的有一次發現堤防在晚上被沖破一個洞,我趕緊通報公所。無法想像如果當時水勢再強一點,會不會就在大家睡覺時灌進來。每一次趕大家上去避難,大家都一臉不情願,總想哪有那麼危險,但我們就是要做到災害預防,不然當災害真的發生了那有多恐怖啊!」

 

性格堅毅,咬牙度過不被信任的時期

在復興里土生土長的江維明專員,對於這塊土地懷著深厚的情感,全村都撤離時他自願留下來替大家照顧家畜與家產,「我還背著一箱『發酵的水』(酒)到梅山給那些沒離開的人,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啊!」江維明專員打趣的說。

危機來臨時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安撫民心、指揮調度,但這樣熱心公益的里長也曾遭受攻擊和質疑。風災後原本居民取用的地下水堵塞了,只好另闢水源,但新水源距離遙遠,因此向主管機關申請了經費建造管線,但被質疑預算虛報涉圖利嫌疑,還找了檢調人員蒐證,後來都證實為子虛烏有。

他無奈表示,「有時候為了幫助大部分人,難免得犧牲少部分人的方便。水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你看現在水一來大家都可以用,就不用跑到溪水裡洗衣服。」靠著信仰與家人的支持陪伴,與過去在軍中擔任領導的歷練所培養的鋼鐵精神,江維明專員總算走過了那段被懷疑而不快樂的日子,他的付出也慢慢被里民看見,進而獲得眾人的認可。「我住在這裡,將來我的孩子、我的後代也會在這個地方,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村落,我們也要和和氣氣。」

江維明邀請家族成員一同探訪位於深山的舊部落遺址。復興里山區景色絕美,未來將開闢步道,讓旅客有機會欣賞美景。

今年初,江維明專員為了完成行動不便的九十歲老母親的願望,發起一項壯舉,用肩帶揹起母親徒步來回約五公里的山路,並邀請家族成員一同探訪位於深山的舊部落遺址。以前復興里山區有處稱為「復興溫泉」的野溪溫泉,風災後被埋在十幾米的土石底下,大概三年前溫泉水慢慢從原本出水口上方的石縫冒出來,而老母親曾經居住的舊部落遺址就在溫泉旁,如今每逢假日都吸引遊客上山享受野溪泡湯樂趣。未來計畫將這段路開發成步道,讓遊客可以欣賞沿途絕美的大自然景色。


撰文:蘇鈺涵  攝影:SYH photo studio

分享此文:

  • 共享
  • Facebook
  • Telegram
  • 列印
Tags土石流防災專員
Previous Article

有個狂派醫生叫做杜元坤

Next Article

陽光公平而炙熱 所有人都躲在陰影下的《陽光普照》

0
Shares
  • 0
  • +

Related articles More from author

  • Tch 9996
    What's NEW山水人

    慕谷慕魚的守護者:土石流防災專員 許賢美

    2019-11-11
    By 周穎宗
  • Img 8668
    山水人

    社區營造結合自主防災:新北新莊雙鳳里土石流防災專員潘素娥:「因為我們住在這裡。」

    2022-03-20
    By 鐘玉霞
  • Img 8967
    山水人

    樸實堅定、默默守護著仁和村,是南投名間鄉土石流防災專員游東安的生活日常

    2022-03-24
    By 鐘玉霞
  • Img 7678
    山水人

    新豐村的熱血漢子:屏東高樹土石流防災專員洪木興以助人為己任

    2020-12-09
    By 鐘玉霞
  • Img 6954
    山水人

    嘉蘭村的鐵漢守護者:台東金峰土石流防災專員李吳道義帶著族人一起捍衛家園

    2020-12-12
    By 鐘玉霞
  • Img 7057
    山水人

    牛根草社區的警察大叔:花蓮鳳林土石流防災專員張國恭 「對生活有感」的防災日常

    2020-10-25
    By 鐘玉霞

  • Img 5507
    山水人

    經歷過驚恐的那一夜:土石流防災專員羅仕琦 推己及人,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 渥達尼斯磨坊新菜 龍蝦1
    What's NEW

    「藝術即生活、美學亦為日常」 與慕舍酒店的繆思女神一起以香氛、書法、美食感受藝術

  • 新聞圖片二:典華建立專業團隊打造全台獨創內外雙面環形led互動螢幕,將展演由蜷川實花設計的花朵動態作品,中央吊掛施華洛世奇水晶吊燈群,讓廳房更顯...
    What's NEW

    為愛情留下相應的見證—全球首座蜷川實花設計婚宴會館

你可能想看:

People

愛上壞壞的基督徒──林立青

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 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 他是林立青,一個做工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讀《做工的人》就像認識了一個新世界,因為做工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小時候腳 […]
  • ▊ 餐桌上的男人味 ▊ 粵菜廚神──陳偉強

    By admin
    2017-05-10
  •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每個人內心都有56道陰影?

    By 陳瑤蓉
    2018-02-04
  • 台北米其林星星背後的重要推手 ── 你不能不知道的3位侍酒師

    By Tammy
    2018-05-26
  • 用半個世紀,跑遍整個地球 ── 吳炫三:「我只是個畫畫的。」

    By editor
    2018-03-10



ChewPeople

ChewPeople Choice

想接收潮人物最新訊息嗎?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並按下「訂閱」鍵。

與潮人物聯繫

+886 2598-1970
service@chewpeop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