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公館鄉土石流防災專員徐憲敏對當地福德村來說是個「爸爸般的存在」
「今年苗栗縣新增11位土石流防災專員,目前有3位新人專員我還沒拜訪。」開車穿梭在苗栗山城蜿蜒山徑,水保局臺中分局苗栗縣土石流防災專員召集人徐憲敏,細數縣內61位現役專員,每年1-2回親自拜訪,發送水保局年曆或聚會聯繫感情,邀請專員參加回訓課程。近來因海拔落差耳壓不平衡導致不適,但徐憲敏仍親力親為。
召集人出任務 推動防災事務事半功倍
住家曾部分遭土石侵害,徐憲敏於2010年加入土石流防災專員行列,2018年起擔任苗栗縣召集人至今,身負公部門與專員們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他快速洞察並回應專員們的意見。

發揮召集人關鍵力量,讓土石流防災推廣更順利運行,苗栗團隊情感緊密連結,轄管苗栗與台中的水保局台中分局FB臉書專頁是這樣形容徐憲敏的:「像一位爸爸般的存在。」
農委會水保局於自2005年啟動土石流防災專員招募,在全臺有土石流風險的村里邀請村里長或熱心民眾參與義工培訓,藉由自主回傳雨量、達警戒值時通報及協助疏散,平日宣導防災觀念,強化由下而上的自主防災社區意識。
「一村里一防災專員」是徐憲敏召集人的目標。他趁著發送年曆或兵推演習、專員回娘家等各種聚會,深入鄉里挖掘熱心村里民,催生新血加入防災專員大家庭,一步步朝完整拼圖邁進。也像他熟稔的茶道籃手工編織技藝,緊密結構凝聚苗栗防災團隊向心力,共同守護家園。

客家鄉賞桐勝地 民宿主人把防災當正職
來到公館鄉福德村,徐憲敏熱情介紹客家鄉特色飲品:「酸柑是農曆過年擺放在神桌拜拜的供品,又稱作虎頭柑。我們在採收後三天內連皮帶肉鮮搾,並急速冷凍保鮮;品嚐時解凍稀釋酸度、再加入少許蜂蜜,就是天然的養生飲品。另外,虎頭柑也可整顆帶皮,果肉加茶葉、中藥,經反覆蒸曬做成潤喉的客家酸柑茶呢。」


其實,他除了是防災志工暨苗栗縣召集人,另一個身分是賞桐名所鹿野觀雲民宿主人。
鹿野觀雲民宿兼客家美食餐廳,坐落於打鹿坑山區,早年居民常結伴打鹿而得名,現在則以賞桐勝地聞名。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油桐花開,坐倚鹿野觀雲民宿觀景台,啜飲蜂蜜酸柑果汁,欣賞群山綠意染上皓皓雪白,及園區油桐花兒隨風旋轉落下,灑落一地浪漫五月雪。


相較於高山峻嶺的苗栗泰安鄉、南庄鄉,公館鄉較多平原區,苗栗母親之河後龍溪進入平原區後土石流風險也較低。不過,徐憲敏表示:「台六線26公里附近一帶因山勢陡峭加上地質關係,大雨過後偶有土石滑動風險。」身為土石流防災專員,颱風來臨前身著橘色專員制服巡視潛勢溪流,提醒保全戶注意溪水高度,颱風後也會巡視路況回報災情。
徐憲敏回憶曾在巡邏途中巧遇林務局人員,把防災專員訓練時學習到的知識提供給對方:「有一處隸屬林務局的邊坡地颱風後滑落進行施工,我建議可做梳子壩擋石擋樹木,後來他在已有工程下使用2.5-3米的鋼筋水泥柱加強,將梳子壩概念以另一種工法呈現。」他強調:「穿上土石流防災專員制服,不只是身分識別,更要展現專業知識。」

踏實認真過生活 相信付出,就有無形回報
水保局每年舉辦專員回訓課程及參訪,徐憲敏也積極參與精進防災減災知識,並和新進專員分享經驗,如2021年參訪水保局臺中分局四角林野溪整治工程,學習安全與生態共生共存,讓他印象深刻。
協助防災宣導也是專員的任務,他搬出寫著「土石流發生條件:雨水夠多、土石夠多、坡度夠大」的宣導輔具背板,徐憲敏強調:「字級放大且用字簡單,長輩們易懂又好記。」

徐憲敏以身作則,像海綿般吸收防災知識,在各個宣導會也都有他協助與鼓舞士氣的身影。而太太全心支持,尤其在參訪莫拉克颱風重災區小林村後,更了解防災專員的重要性與意義,也成為他最堅實的後盾。
他心有所感說道:「有心付出就會得到無形回報,對我來說,盡責認真是為了自己與家園,防災專員是義務,也是任務。」
在群山環抱下,靜靜聽著徐憲敏聊著召集人生活點滴,再啜飲一口民宿招牌飲品蜂蜜酸柑汁,品嚐客家拚搏韌性精神的踏實生活態度,回味以愛鄉與責任感濃縮特調的客家鄉濃濃人情味,讓人倍感溫暖豐饒。
採訪:鐘玉霞
攝影:SYH Image Studio
↓您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