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記憶為屋瓦 ─ 二魚青年旅舍

「台灣人很奇怪,看別人做什麼就喜歡跟著做。
在我來之前台東沒有青年旅館,我來了後青年旅館一間接著一間開!」
對於旅社業者而言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但老闆林和誼卻若無其事地笑,
不知道他怎能笑得出來。
其說是賴以維生的生財資產,二魚青年旅舍更像是由一生的洗練,拼湊出屋頂鋪成地板,凝結成樑柱與牆。牆上嵌著木邊框的窗戶,牆灰白又帶點鵝黃,窗框則是有時代感的萊姆綠。
林和誼說一間青年旅社的核心,不在於豪華寢具、裝潢,或者如同飯店般的照顧服務。青年旅社的核心在於交誼廳;在於把陌生的人串連,交換旅行的經驗。藉由彼此不同的閱歷激盪出火花,或許能交上個朋友,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兒由一棟有七十餘年歷史的老建物改建,它也當過旅社,也做過KTV,十幾年前閒置下了」。即便年過七十,旅舍依然透著氣派的味道。
約莫四層樓高的建物,只被隔成兩樓,一樓作為車庫,二樓則是房間、交誼廳、浴廁空間。坐擁挑高空間,再加上深黑色的斜脊屋,讓視覺上更顯開闊,坐在交誼廳裡,沒有一絲的壓迫感,慢慢地跟老闆聊著天。
或許因空間開闊,或許檜木有較好的音染,回音反射的速度適中,交談時像是踩下了延音踏板,一種沈穩、平緩、和藹的感覺,比起寧靜更多了一絲溫度。
陋室 惟吾德馨
選擇開青年旅舍,其實是想珍藏在大陸單車旅遊的記憶。2013年底完成環中旅行回到台灣,他說:「看過大山大水,不會再因為到了城市或看到漂亮的景致而興奮」,於是回到台東,一座少言寡語、樸實敦厚的城市。一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生活。
旅舍的牆面貼了數以百計的照片,多是幾年前騎腳踏車環大陸時拍攝的。曾任廣告製片的林和誼頗具攝影的天份,一不小心就會被某張照片吸進去。
斑駁的牆掛上錯綜的相框,成為一融洽的搭配,可以很輕易地勾勒出那個場景;在深夜無人時,獨自坐在椅子上看著照片,壯遊的歷程,靜穆地再神遊一次。老闆也住這兒,他說在青年旅舍的空間裡感到格外的自在。
在二魚青年旅舍裡,舉目所及遍是回憶。老闆走過千山外水,像他這樣的旅人,經歷過許多次斷捨離,也明白什麼叫做去蕪存菁。二魚不是一間絢麗的旅舍,它曖曖內含光。
後記
看二魚青年旅舍的粉絲團上,不時會見到老闆發文抱怨旅客。也會見到一些旅客,因為不符預期或者與老闆爭執所以給了負評。出遊住宿有很多種選擇,酒店、飯店、旅館、民宿、青年旅舍⋯⋯不同的名詞代表著不同的規則、設施、服務。
青年旅舍的真諦在於提供旅者一個遮風避雨的環境,可以在這整理、休息,幫助旅程繼續下去。不會提供早餐,不會有停車位,更不會有鞠躬哈腰的服務。但如果想要深入地遊覽、認識一個城市,想抱持謙卑的心態旅遊,二魚或者其他青年旅社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二魚青年旅舍
地址:台東縣台東市中華路一段 290 號
電話:0935-923-113
撰文:胡靖
攝影:胡靖、張妤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