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嘉《告別》NSO再現曠世經典馬勒第9

NSO國家交響樂團將於6月20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呂紹嘉與馬勒第九》,做為呂紹嘉總監在音樂總監任內給愛樂者的離別贈言,永存感動的紀念。
指揮呂紹嘉即將卸任NSO音樂總監,特別以曠世經典馬勒第9號交響曲,及海頓迷人機智的第45號交響曲《告別》與樂團告別,這也是他與NSO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的最後一場大型交響音樂會。
NSO現任音樂總監呂紹嘉即將於7月31日卸下2任10年的職務,呂紹嘉表示一切平常心。「原本因為疫情打亂了原有的音樂會節奏,因為音樂的緣故,今天的排練我很開心。可能因為還會擔任一年NSO的藝術顧問協助樂團,因此感覺不會太感傷,但我心裡知道,這場音樂會就是我與樂團的告別。」

呂紹嘉總監讀取樂迷留言
「很久以前我就已經計劃好了兩種告別的方式,一種是海頓幽默式的告別,另一種是馬勒沈重且深刻的告別。即便這是我任內最後一場個人音樂會,我並不視它為我個人的告別,而是把告別當作是這場的音樂主題。」
創作於1772年的海頓《告別》交響曲,是創作生涯中期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創作靈感是來自樂團想要早點下班,但是雇主不肯放人。「海頓這首《告別》交響曲機智莞爾,展現過人的巧思,樂曲走到第4樂章後半段,各聲部樂手將會各別默默放下樂器,一一離開舞台,舞台上最後只剩2把小提琴,音樂也寂寥了起來。這首別出心裁的交響曲呈現了海頓高明的幽默與體貼,成為古典音樂史上最溫馨動人有趣的傑作。」
呂紹嘉上半場演奏海頓溫暖趣味的《告別》,下半場則安排了馬勒深沉之作第9號交響曲。「這首作品是馬勒在過世前一年的創作,樂曲刻劃了馬勒對於生命的吶喊與反思,內心的拉扯、憤怒、徒勞與不平,及對人生的各種描繪,將人生傷痕昇華成音樂藝術,也能窺見馬勒在面對死亡將近時如何向世界道別的心路歷程,最後則回歸永恆,讓平靜與世界告別,裡面有種東方的禪意。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馬勒第九的神奇,在於光明與黑暗得以共處,愛情與死亡互為表裡,詮釋者可以展現馬勒的宇宙,也能揮灑自己的天地。最後一個樂章,馬勒將自己好像找到心靈上帝的歸屬,又似乎不捨人世的糾結情緒,描繪相當細膩,最後以非常綿長、靜謐的樂句結尾,這是只有親臨音樂會才能體驗洗滌心靈的感受。」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與呂總監及NSO淵源極深,曾於2005年及2014年開季音樂會演出,3度演出仍是樂迷不可錯過的經典。「無論對指揮或音樂家而言,馬勒第九是一首一生經歷過一次就難忘的作品。這次是第三次與NSO合作,因此有更多的感觸與心得;馬勒第九對NSO來說是個印記,可看出樂團走過的路,及團員在技術與音樂的進步。」
「2005年第一次與NSO合作時,還要解決很多技術,2014年第二次指揮已經容易很多,能明顯看見樂團的進步與駕輕就熟。這次是第三次指揮,時隔6年那些走過的痕跡都在,我覺得這是一個印記,樂團與我都有了更深一層的共鳴與體會,所以我也能要求他們呈現更多細膩的東西。今天排練到第四樂章時就覺得很激動,這是一種一定要到現場經歷它,才能感受音樂可以如此美、如此感人。」
呂紹嘉將從8月起以藝術顧問名義繼續協助NSO發展。「這場音樂會的重點在音樂本身,能夠再經歷一次馬勒第九,是我身為音樂家的福分,也是這個時代音樂家很需要的經驗。先前幾場NSO《沙發音樂廳》直播音樂會,為大家帶來莫札特與柴科夫斯基的小夜曲、貝多芬第五號和第七號交響曲。我希望在激勵人心的音樂後,能以像馬勒第九這樣掏心掏肺、深刻的作品,讓樂迷聽完會有被洗滌之感,對人性亦是良善的體悟。」
3個月前因澳洲音樂家染疫,呂紹嘉在居家隔離期間過著規律的生活,他認為人心也變貼近了。「我天天回家陪媽媽吃晚飯,每天練鋼琴,琴藝變進步了。如今能重返舞台演出,我覺得光榮與感激,心懷珍惜與感謝。」他也建議大家學習「慢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看清事物的本質,找出屬於自己的路。人生短暫,藝術可以帶來許多永恆的片刻,也能創造更多更美的風景。」
照片:NSO國家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