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璀璨樂音《來自臺灣》閃耀美西

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的NSO國家交響樂團,將從10月30日~11月5日前往美國西岸巡演4場,傑出小提琴家曾宇謙也將隨行,以大規格、多元的曲目與感動普世樂音,將台灣樂團的實力與特色推向國際舞台。
巡演曲目包括國家文藝獎得主金希文《跳舞歌》、李斯特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巴伯小提琴協奏曲、印象派作曲德布西《海》、拉威爾《達芙尼與克羅伊》第二號組曲及布拉姆斯第二號交響曲等。
呂紹嘉表示,德布西的《海》,猶如一幅恣意揮灑的畫作,有著對大海的想像。拉威爾的《達芙尼與克羅伊》,以希臘故事為題材,透過多彩豐富的音樂,展現深刻糾結的情感。「法國的音樂需要一種德奧音樂所沒有的氣韻,那種留白、餘音跟東方藝術很接近,我個人很喜歡,而我們的樂團彈性很大,正能夠塑造那樣的氛圍。」
「台灣是一個多元性的社會,有自己深厚的傳統, 但同時又能吸收各種不同風格西方文化的精華,最重要是變成我們自己的聲音,再傳達出去,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正面,帶給西方為主體的古典音樂,我們給它的一個能量。」呂紹嘉希望讓國外樂迷感受到NSO樂聲中傳遞的台灣多元文化精髓。
開場演出的《跳舞歌》,選自金希文作品《鼓動的山巒》,描繪舞者在風中起舞,為具有舞曲特色的原創主題音樂。呂紹嘉指出:「金希文在傳統中帶著一點現代,作風嚴謹、言之有物,作品有份量、難度高,可展現樂團實力。」

三位音樂家合影(由左至右:小提琴家曾宇謙;nso音樂總監呂紹嘉;作曲家金希文)
金希文表示,原住民音樂變化帶著穩定節奏,轉換成交響樂團編製,以賽德克族『跳舞歌』加上創作旋律交替出現,用大量打擊樂描繪著舞者在風中起舞,躍上樹梢,掠過藍天的情景,踩著酣暢淋漓的節奏,有如歡欣的精靈。「呂紹嘉老師雕塑樂團的能力令人讚賞,能夠為這樣的樂團作曲是一種祝福。」
曾宇謙也將在第四場巡演加入演出陣容,攜手合作美國現代作曲家巴伯小提琴協奏曲,展現高超琴藝。「音樂是世界共同的語言,透過慈善音樂會的形式,我覺得很有意義。」另一位隨行演奏家則是頂尖當紅英國鋼琴家史蒂芬・賀夫(Steven Hough)。
從2015年贏得第十五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小提琴大賽後,曾宇謙已經與倫敦愛樂、慕尼黑愛樂、費城管絃、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交響樂團及捷克愛樂等世界知名交響樂團合作,並曾獲得新加坡國際小提琴比賽、西班牙薩拉沙蒂國際小提琴比賽、及韓國尹伊桑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曾宇謙指出,8年前16歲時,首次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過程中學習了很多,這次受邀參與國家交響樂團巡演,將演出美國作曲家巴伯《小提琴協奏曲》,與美國樂迷交流。巴伯與曾宇謙同為寇蒂斯音樂學院的校友,此作品原是巴伯為同窗小提琴好友所寫,也是現今最具代表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
10月25日並於國家音樂廳舉辦《來自臺灣~美國巡演行前音樂會》,與國內樂迷分享這份榮耀。呂紹嘉表示,「身為台灣古典音樂的旗艦團隊,除了具備演奏的水準與實力,藉由多元的曲目吸收各種不同風格及文化精隨,再轉化成自己的聲音傳達出去,必能帶給西方古典音樂圈不同的能量。」
照片: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