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物雜誌

Main Menu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o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

Back to login
全明星創作人男人味
Home›People›全明星›從前從前,長得好看的男生都去玩搖滾了──專訪音樂人陳如山

從前從前,長得好看的男生都去玩搖滾了──專訪音樂人陳如山

By 崔舜華
2020-10-31
965
0
Share:

如果有一座城市,拓印了你的童年時光,那會是甚麼樣的地方?
如果有一首歌,鎖住你的青春記憶,那會是怎樣的旋律?
如果有一種聲音,將時間錘鍊成膠囊,每當重溫往昔時自動揮發魔效──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歌聲?

難忘的,失去的/好多疼痛在胸口,撕裂我們的青春/遺忘的,愛過的/還是擦乾了眼眸,對抗浩瀚的人生/把不可能變可能,一首搖滾上月球,吶喊我們的歌聲
──〈一首搖滾上月球〉

明明可以是永遠的搖滾少年,但他偏偏要寫一本書,坦承自己已經邁入現實的中年。在《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裡,陳如山直白地寫出如今已然身為父親、丈夫與貓奴狗僕的自己,是怎麼從一個不合流俗、熱愛音樂的男孩,長成為一名懂得謙卑與溫柔能量的男人。

即使很難定義這本書的類型──極短篇?隨筆?散文?心情日記或歌詩筆記──陳如山確確實實地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部純文字作品,並像組一隻籃球隊那樣,想熱熱鬧鬧地與一路走來的朋友們分享。

即使很難定義陳如山這本書的類型,但他確實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部純文字作品《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Now You Know 四分衛主唱阿山首次散文創作》。

在《回》一書中的自序,陳如山有感而發地寫下──謝謝遇見的每個人,「2018年四分衛的演唱會上,我們分別寫下幾句話讓背景字幕輪播,我幾乎也沒有多想,不知不覺便將這句話寫了出來。」

感謝,是陳如山近來進入中年的感受,「我們常說:30而立,40不惑,但在我30、40歲的時候,我卻沒辦法擁有這麼多的感激之情,直到這幾年經驗了一些事情,回想起以前一塊工作的朋友,從不懂得體貼他人、我行我素的人,到了如今回首沿路上遇見的許多人事,有被幫助的,也有吵架撕破臉的,無論如何,都是人生過程的一部分,也給予我豐富的寫作素材,更成就了現在這一個陳如山。」

在《回》一書中的自序,陳如山有感而發地寫下──謝謝遇見的每個人。

在《回》一書中的自序,陳如山有感而發地寫下──謝謝遇見的每個人。

不聽使喚的深紅色嘔吐感/在我腦海裡形成巨大漩渦
──〈暈眩〉

高中開始聽音樂,在充滿希望的1980年代到甜美的1990,大約是1986、1987之間,陳如山沉醉於西洋音樂、重金屬和rock&roll的宇宙,槍與玫瑰、Pink Floyd、齊柏林飛船等等,都是陪伴他青少年歲月的美好聲音,而他說,這幾年反而更在意一首歌的歌詞說了什麼,像是某一天他突然想起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大家都唱這首歌,因為不難,很親切,他想道:為甚麼不乾脆也唱看看 呢?即使旋律不如搖滾樂那麼獨特,但對於後來的陳如山而言,那直白的溫柔的歌詞確確實實打動他的心。

感謝,是陳如山近來進入中年的感受。

之後偶然經過二手唱片行,買下一張唱片《口是心非》,發現張雨生自己編曲、自己寫歌、自己唱歌,簡直是全才。而1997年張雨生車禍的消息傳來時,陳如山還在廣告公司上班,一開電視,全部的新聞畫面都報導這起意外,至今,每屆音樂盛會時,仍然特別會留一個位置給他,「即使他已經不在這個星球了,他的歌依舊留在我們心裡。」陳如山說。

喜歡梵谷,喜歡是枝裕和,喜歡村上春樹、吉田修一、向田邦子和夏目漱石,陳如山彷彿是天生註定用右腦思考的那種、情感用事的直覺之人。

2006年,陳如山在因緣際會之下遇到侯德健──〈龍的傳人〉的創作者、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四君子──陳如山興奮地自我介紹,那時四分衛才推出第四張唱片,他當場播放了一隻四分衛的MV,侯德健看了之後,對陳如山說了一句費思量的話:「寫歌,要用左腦。」

侯德健的意思是:右腦畫面太多、太跳躍,無法讓人一目瞭然,而當時還年輕的陳如山一知半解,過了這些年,才慢慢地體會到侯德健當初想告訴他的事:「用左腦寫歌,意思是:這句歌詞不用經過轉譯,就可以使人抵達意義。 例如〈一定要你來救我〉這樣的歌名,可以用一句話就讓你明白過來。」可以讓全場的聲帶一齊共鳴:「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還是不很習慣寂寞/如果結局是太完美的自由/一定要你來救我」

而右腦寫的歌,則像是早期的〈暈眩〉,全憑直覺與潛意識的自動寫作。後來,透過朋友接觸人類圖,陳如山領悟到──不假思索,你想要的便會自動來找你。譬如安迪.沃荷在《沃荷的哲學》中說:「最好的愛情是那種『不去想它』的愛情。」箇中含意彷彿正是如此。

「我記得年輕時,我寫過一句歌詞是『怎樣的錯都是對』,怎麼現在好像整個顛倒過來,變成『怎樣的對都錯了』(笑)。我想,最終我們還是無法避免想太多。」

透過朋友接觸人類圖,陳如山領悟到──不假思索,你想要的便會自動來找你。

透過朋友接觸人類圖,陳如山領悟到──不假思索,你想要的便會自動來找你。

在〈忽然變得珍貴〉一篇中,陳如山寫下:「或許生活裡面不斷反覆的破壞與建設,就是每段故事的結束與開始。」對於一個熱愛慢跑、籃球與搖滾的男孩子來說,最重要的生存的場所,會是甚麼樣的地方?「籃球場吧。」他乾脆地說。

現在還熱衷於打籃球的他,每週兩天,準時去籃球場報到。「或者,每曾經愛過某個人、一起經過的地方,每當那條路,我都會想起以前的愛人、如今的家人、如今失去聯繫的人、已經不在世界上的人,畢竟,我們曾經一起站在這個地方啊。」

誰能夠召喚這場雨/直到我模糊了焦距/誰能夠擦乾這滋味/拭去了鹹鹹的思念/天空抑制不了衝動/落下雨和眼淚
──〈雨和眼淚〉

關於「心裡有暗自期待的讀者出現嗎?」這樣的提問,陳如山謙虛地說,哪敢有什麼期待?不過,書出版之後,確實有一些回饋的聲音響起,聲音的主人來自那些從小聽四分衛長大的朋友,他/她們寫讀書的筆記、心得,放在IG、FB上,讓有事沒事滑手機的陳如山,一讀之下感動不已,「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在〈謝謝你們來看我們演唱〉這篇的照片中,這對情侶的女方,看到了書,特地來找我,為了告訴我:他們分手了。」

這些點點滴滴的回饋,在陳如山看來,彷彿在告訴他:擦肩而過的人們,彼此會留下一些記號,在再次現身眼前時,提供辨識的線索,「我們聽不同時空的音樂,或許也是為了與某個回憶重逢──畢竟,過了很久很久,回想從前,在不同年紀的你,聽著同一首歌,無論是領悟或感受都完全不同──電影是這樣,閱讀也是這樣。」

關於「心裡有暗自期待的讀者出現嗎?」這樣的提問,陳如山謙虛地說,哪敢有什麼期待?不過,書出版之後,確實有一些回饋的聲音響起。

關於「心裡有暗自期待的讀者出現嗎?」這樣的提問,陳如山謙虛地說,哪敢有什麼期待?不過,書出版之後,確實有一些回饋的聲音響起。

最後,聊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一個難免俗氣卻不可缺席的問題:「喜歡音樂半個世紀,組樂團也1/4世紀了,對你而言,音樂到底是什麼呢?」

「欸,以前我真的有想過這個問題!(笑)」陳如山想了想,用最淺顯的比喻回答,「音樂,就是我的好朋友啊!」他一本正經地說,某些場合,音樂真的可以拯救我們,「日常生活裡,我們希望音樂是輕鬆、愉快的,當一首熟悉的歌、一段熟悉的曲調響起,所有人的心都會被它吸引,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跟著哼唱,我想,藉由音樂,能夠自然而然地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大家快活地聚在一起。」

陳如山說:「音樂,就是我的好朋友啊!」

陳如山說:「音樂,就是我的好朋友啊!」


《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
Now You Know 四分衛主唱阿山首次散文創作

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立體書書腰

《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

作者: 陳如山(阿山)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9/22

他不自覺地經歷了許多難以言喻的人情世故,後來不管他走去哪裡都會發覺那些回得去的地方都是回不去的時光,後來他也忽然懂得就算住在不會下雪的城市裡,也會感受到心裡的氣溫經常比氣象預報的還冷。
所有的相聚分離以及作決定都不知不覺累積得越來越多,因為一切都留不住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經常拍照偶爾回顧。後來這些畫面與文字一不小心就集結成冊,於是這些阿哩阿雜的胡言亂語代替了回不去的時光讓他遇見了你。
 
謝謝遇見的每一個人!

博客來:https://pse.is/39rlw5
金石堂:https://pse.is/395sct
讀冊生活:https://pse.is/39tcye


撰文:崔舜華
攝影:SYH Image Studio

分享此文:

  • 共享
  • Facebook
  • Telegram
  • 列印
TagsNow You Know一首搖滾上月球四分衛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時報文化暈眩阿山陳如山雨和眼淚音樂
Previous Article

牛根草社區的警察大叔:花蓮鳳林土石流防災專員張國恭 「對生活有感」的防災日常

Next Article

K BEER 金門精釀 烈火獅高粱烈啤酒|芳醇順暢帶有獨特濃烈高粱風味

0
Shares
  • 0
  • +

Related articles More from author

  • 誠品敦南店外觀(夜)
    StyleWhat's NEW

    敦南Bye!誠品信義唱片行&超市不打烊

    2020-04-29
    By 陳幸芬
  • 個人主頁加上背景音樂選項,用戶可從千萬曲庫挑選喜歡的片段設定成個人背景音樂
    StyleWhat's NEW

    最夯的新世代語言!LINE MUSIC當貼圖用

    2019-07-11
    By 陳幸芬
  • 小提琴家曾宇謙
    What's NEW音樂廳

    NSO璀璨樂音《來自臺灣》閃耀美西

    2018-10-21
    By 陳幸芬
  • What's NEW

    今年10月最具幸福力的「世界音樂節@台灣」預售票熱賣中

    2017-10-13
    By 陳盈蓁
  • 台北徠卡之家玄關入口
    What's NEW

    台北徠卡之家隱身青田街日式老宅 集結藝廊、咖啡座、展示間的複合空間

    2019-01-28
    By 陳幸芬
  • Close Up Index
    StyleWhat's NEW

    OMEGA星座展璀璨丰采 Hermès絲巾唱片玩意趣

    2019-04-27
    By 陳幸芬

  • Img 9180
    People

    擋不住的激情!聞天祥揭開禁片大祕辛

  • Fast & FuriousWhat's NEW汽車報導

    經典其來有自,Volkswagen Golf 不妥協的選擇

  • What's NEW

    日本燒腦電影《第三次殺人》 揭露真相背後深不見底的黑暗人心!

你可能想看:

People

愛上壞壞的基督徒──林立青

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 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 他是林立青,一個做工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讀《做工的人》就像認識了一個新世界,因為做工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小時候腳 […]
  • ▊ 餐桌上的男人味 ▊ 粵菜廚神──陳偉強

    By admin
    2017-05-10
  •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每個人內心都有56道陰影?

    By 陳瑤蓉
    2018-02-04
  • 台北米其林星星背後的重要推手 ── 你不能不知道的3位侍酒師

    By Tammy
    2018-05-26
  • 用半個世紀,跑遍整個地球 ── 吳炫三:「我只是個畫畫的。」

    By editor
    2018-03-10



ChewPeople

ChewPeople Choice

想接收潮人物最新訊息嗎?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並按下「訂閱」鍵。

與潮人物聯繫

+886 2598-1970
service@chewpeop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