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養身輕斷食,16小時護一生
欲醫身體的病,先解心裡面的毒。佛教醫學裡講的84000種病,皆起源於對宇宙實相的種種誤解。透過轉化心念、改善飲食、養成種種利生習慣,及每日的靜心練習,能從根本上使身心靈回歸平衡。
健康加減顧。選擇適合自己的好食物來補身,是加法,來學一般人平常比較少用的減法,透過16小時輕斷食,啟動自癒力。不吃,不光是為了更新身體,也是為了頭腦的清明與心緒上的安定,想要得到更純淨的靜心體驗,身體,一定得先淨化一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做斷食實驗,發現斷食24小時的老鼠,腸道幹細胞的再生能力顯著提升。英國倫敦大學健康老化研究所想知道限食與增壽之間是否為正相關,他們控制老鼠食量減少40%,結果老鼠們多活了20%~30%的壽命。若換算成人類年齡,多活30%相當於增壽超過20年!斷食不但可以減緩罹癌老鼠身上癌細胞增生的速度,斷食組的老鼠在接受癌症放射療法與化療時,出現的副作用也較少。
古希臘人以出於自願的斷食療法來純化、淨化自己。亞洲人實行斷食的歷史也有好幾千年,修行者親自體會限食的種種好處,包含身體上與心靈上,身心俱得輕利明快。宗教上的斷食,求得是一個乾乾淨淨,能與天上神聖的心靈更靠近。而醫學上的斷食,為得是一個徹徹底底,能從此擺脫疾病。
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日本教授大隅良典說明了「細胞自噬」(Autophagy)的原理。人在斷食的時候,老舊細胞會啟動一種自己吃掉自己並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機制,身體不會把老的、壞的排出去,而是把垃圾變黃金,重新做出一些新的細胞來。每次都聽人喊「我要餓死、要餓死了啦!」其實,稍微餓一下根本「死」不了,相反的,還會「生」,身體一方面再生新細胞,一方面還順便清除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和胞器,控管老化所造成的傷害。
自古以來,古希臘人、古印度人、基督徒的斷食淨身,佛教徒的過午不食,穆斯林的齋戒月,及道家的辟穀,限食的方式百百種。如果是為了健康考量,我認為現今16小時的間歇性斷食最適合絕大多數人來執行,對日常作息影響最小,一樣能啟動細胞再生、修復機制。
「16小時間歇性斷食」方法很簡單,本來一天吃三餐,現在減成兩餐。「過午不食」是佛教徒最駕輕就熟的,不吃晚餐對身體好處非常多,可成為常態。但如果晚上要應酬,16小時間歇性斷食就是隔天早餐晚點吃,空腹16小時,這樣也可以,但晚上吃多了怕影響睡眠,這種的最好不要成為常態。
藏族名醫洛桑加參經常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在新書《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中表示,16小時間歇性斷食可以每周做一次,也可以天天做。如果這陣子壓力大、胃酸過多的時候,就多做幾天,為自己保留16小時的空腹時間,啟動再生與修復,什麼東西都不吃,但可以喝水。除了預防各種退化性疾病,透過斷食,最明顯你會感覺到思慮更順暢、身體更輕鬆、心情更愉快…種種好處,請務必親自體驗看看。
照片:時報出版、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