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子儀代言臺北文學閱影展 完整精選寺山修司

「淚水是人類所能製造最小的海洋,朝向月夜的海洋,投遞一封書信。在波光粼粼的月光中,那封信將會化為藍色吧?世人稱之為魚的東西,原本都是某人的來信。」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代言人、台北電影獎新科影帝莫子儀朗誦日本全才創作者寺山修司的短詩。
「我可能跟一般人比較不一樣,我比較孤僻,非常需要個人空間,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喜歡獨處,獨自到河邊沉思、發呆、看河、看天空,這是我最常做的休閒活動。」在獲得影帝殊榮後,莫子儀的生活並沒有太大改變,仍維持平常的步調,「希望一年能拍一部電影,一半時間在電影,一半時間在劇場,一半時間拍影像。」
原本可能取消的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將於9月4日起在光點台北電影院登場,有別於以往的抒情溫柔,今年影展特別選映多部以文學影像手法提出社會觀察、末日反思的藝術佳片,並規劃日本前衛電影大師寺山修司的人物專題,呈現這位英年早逝、多才多藝的創作者大膽挑釁、不按常理的作風、前衛批判的革命性影像作品。
日本昭和時期的前衛藝術家寺山修司,就被視為日本反叛文化的代表人物,寫短歌俳句、詩歌評論、隨筆小說、漫畫、視覺設計、攝影、創作導演戲劇電影,涉獵範圍極廣,被譽為「語言的鍊金術師」、「先鋒戲劇四大天王之一」,還創辦了當時震驚社會的獨立實驗先鋒劇團「天井棧敷」,在電影、戲劇、文學等領域都大膽挑戰傳統,跳脫靈活的思考方式,將視覺、肉體、音樂與詩熔冶為挑戰傳統的革命宣言,是名副其實的怪才、鬼才,為現代藝術帶來革命浪潮,超凡獨特的影像魅力影響更是深遠。
「我的電影是我的詩、我的暴力、我的性愛與玩笑,也是我的名片。」1994年金馬影展曾推出寺山修司專題,這次是台灣近年來第一個完整精選寺山修司長片的專題影展,期間將放映挑戰影迷三觀的影史超級禁片、情色經典《上海異人娼館》,挑戰體制與傳統的首部長片《拋掉書本到街上去》、半自傳色彩後設的《田園死神》、1984年遺作《再見箱舟》,與菅田將暉與梁益準主演、改編自寺山修司小說的《啊,荒野》。
紀錄片《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以寺山修司執導的街頭舞台劇〈敲門〉為主題,追訪多位40年前曾參與行動劇的工作人員,挖掘這位從不迎合體制的怪胎、最愛挑釁觀眾的無政府主義者的心路歷程,窺探他瑰麗多變、卻又始終如一的創作精神。「自己的年少時代只是一場謊言,但謊言經過修飾,即能成為真實。」
本次影展精選日、英、法等17部當代文學名家的精彩電影,有女性主義先驅維吉尼亞吳爾芙與女性詩人薇塔幽微情事的傳記電影《薇塔與吳爾芙》、根據義大利經典大師巴索里尼詩篇拍攝,重現少年巴索里尼對青春、肉體與同性愛慾生命的《未來的四月:巴索里尼少年之詩》;極簡風格設計,職人手作方式,透過文字與圖像的形體,及形體與形體之間的留白,融匯書籍內容的抽象概念與書冊本體的實質存在的日本裝幀設計大師菊地信義的《裝幀人生》。
從文學到電影的佳片內容豐富多元,多部經典電影更難得在台灣以大銀幕形式放映,藉由觀摩這些精彩的作品,以更符合時代脈動與開創精神,帶出更深刻的當代省思。
照片:臺北文學.閱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