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分之一的日本新婚夫妻嚮往像貓般、保持距離的伴侶生活,如今有建商達成他們的願望了
許多人對結婚新人的新房想像,大多數是喜氣洋洋。據日本建設公司「伊藤忠都市開發」與結婚情報網站「ZEXY」的調查,日本民眾理想的新婚住居,是能夠保持倆人距離感的空間。
前者還把票選的結果具體實現,蓋成了真正的房子,並邀請新人入住,分享新婚住居的感想。

新房首重距離感
為了建造出「理想的新婚住居」,伊藤忠都市開發在事前參考了「ZEXY」的民調,瞭解民眾對於倆人開始同居的房間之期待為何,而93.3%的人的回答是:「可以持續留下回憶」的房子。
至於想住怎樣的房子,需求大致分為四種:48.5%人希望能夠在適當的距離之下感覺得到彼此,21.4%希望可以和家人朋友快樂生活,18.2%的人希望可以享受倆人生活,11.9%的人則是希望彼此可以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
從這些期待出發,兩家公司考量現代新婚夫婦的生活型態、關係、期待到結婚的歷程等等,企劃了四種新房的設計,還把其中前二高票的設計「像貓似的、保持距離的伴侶生活」(在2614票裡得到852票)、「有如七夕情人,週末在家相聚的婚姻」,做成真正的房子。最後邀請新人入住一段時間,再和大家分享住起來的感覺。

室內配置的特色
顧名思義,主題為「像貓似的、保持距離的伴侶生活」的新房,所想像的倆人生活是:沒打算形影不離,在適當的距離下,不刻意地感覺得到對方的存在即可。

煮飯打掃可以一起做;但回家後還要工作,或閱讀職場上的進修資料時,也能夠得到彼此的尊重與空間。適合各有工作的夫婦。

這樣的新房,在室內設計上的特色有:被大片開放式棚架包圍起來的臥室,當對方的身影在另一側時,會有部分的遮掩;靠著坐下就能夠聊天或閱讀的階梯旁小平台,自成一格;諸如此類,室內到處都是讓人不刻意地感覺到對方存在的空間與設計。

並排的兩個洗面化妝檯,可以讓倆人在早上洗臉刷牙時也能並肩站在一起。比地面高一點的中島廚房,能夠提升倆人一起料理的樂趣。
獨立的小書齋可以讓一個人專心讀書跟工作,或者在吵架後自己進來冷靜一下。上方的小閣樓,同樣也是一個人可以獨自享受的空間。正是這樣的新房,能夠保持適當的距離,讓倆人悠哉悠哉地「獨自生活」。
新婚夫婦的心得

那麼,對於以上的室內配置,入住的新婚夫婦,又是怎麼巧妙地利用,營造舒適的倆人生活呢?報名試住的夫婦HONA太太與YU先生,和大家分享的心得如下。
對於開放式、前後通透的大型棚架。配合中島廚房,倆人把一部分用來放餐具。因為棚架沒有需要常常開開關關的門,拿取很方便。不過,得挑選放著也很好看的餐具,像是擺設似的,才不會讓餐具流露出日常的繁雜感覺。

中島廚房是HONA太太一直希望能有的,但實際上要裝設時並不容易,以前曾經放棄過。比地板高一段的中島廚房,不只是廚房,更有料理專用教室的感覺,在這樣的地方做飯似乎很難得,讓倆人更有動力一起下廚。
「中島廚房上,有可以調整亮度的橢圓形的燈很方便。」做飯的時候可以開亮一點;在廚房的吧台旁邊用餐喝酒時調暗一點。
燈光亮度一變,氣氛也隨之完全不同。朋友來的時候也適合直接在這裡一起用餐,成為凝聚感情的地方。除了生活的部分,作為新婚夫婦,屋內當然也有表現出他們身份的地方。
棚架上有一格放置了三樣東西:先生送給太太的結婚戒指、太太回贈先生的手錶,以及用來給結婚邀請函蓋印的印章。就這麼一小格的三樣物品,有他給她跟她給他的心意,還有象徵著倆人結合的結婚典禮的物品。

比起一般偌大而搶眼的結婚照,像這樣表現婚姻關係的方式,是不是別有一種低調但不乏甜蜜的感覺呢?
婚姻的多種未來
最早「伊藤忠都市開發」之所以想進行這項企劃,源於各自都有工作的夫婦越來越多、遠端工作的普及化、工作型態的多樣化等社會現狀,形塑出迥然不同的夫婦生活。
另一方面,日本社會對於結婚的概念也有改變,有所謂的「朋友夫婦(比起情人更像朋友尊重彼此個體的夫婦)」,或週末才見面相聚的夫婦等等,為婚後生活帶來改變。常說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現在連建商都敏銳地察覺到了。顯然,一般人走上紅毯、步入家庭,仍有多種多樣的未來,在另一端等你選擇所愛。
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參考伊藤忠都市開發的網站。
撰文:宋瑞文
圖片擷取自伊藤忠都市開發
↓您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