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離島秘境公開 在地人推薦坪洲三大美食、地道玩法,再跟著劉克襄探索郊野
大家被疫情憋得好悶,去戶外走走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也是台灣人在解封後最想做的事之一。香港旅遊發展局以「咫尺自然·就在香港」為主題,首度於線上公開香港離島秘境「坪洲」,推薦在地人才知道的地道玩法。
此外,走遍香港山徑步道並出版《四分之三的香港》一書的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也分享他眼中比購物美食還迷人的香港郊野風光,不管是初階行山或專業玩法,他分享了許多心得。

工業小島蘊藏新活力 坪洲必去景點大公開
坪洲全島地勢平坦,有輕鬆易行的郊遊小徑,亦有純樸恬靜的小島風情,距離香港本島只要45分鐘船程,是遠離煩囂、放慢步調的好去處。
早在清朝時期就有蓬勃的商業活動,因此漫步在島上的歷史遺跡,就像走入時光隧道一樣,荒廢的舊工廠、美麗的海灘、廟宇及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都為這小島增添獨特色彩。

銀洲仔亭與大利島 香港鮮為人知的自然寶藏
銀洲仔亭位於坪洲盡頭,擁有「天涯海角」的美譽,只須沿著標誌走向96公尺高的手指山,再穿越小徑,就能抵達銀洲仔亭,能將南丫島、港島西邊、青馬大橋,甚至香港迪士尼樂園盡收眼底。
與坪洲主島僅有一橋之隔的大利島則是欣賞美麗夕陽的最佳打卡點,等待日落之餘,經常可見大利島的居民在這跑步、釣魚,享受海風。

1. 龍母廟與天后宮 承載文化習俗的歷史記憶
坪洲曾是重要漁港,因此有許多與海相關的歷史廟宇。位於坪洲東灣的「龍母廟」建於1971年,是島上最大的寺廟,供奉水神「龍母娘娘」,傳說夫婦若觸摸廟內龍床,便可增添運勢,保佑闔家平安,婚姻美滿,多子多福。
悠久歷史的坪洲天后宮則建於1792年,獲列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主要奉祀「媽祖」。廟內有一古老銅鐘可追溯至18世紀,廟外則豎立了一塊由漁民於清末時期所造的石碑,別具歷史意義。


2. 牛皮廠 文創藝術賦予工業小島新生命
要數島上最受歡迎的景點,必定少不了隱身於坪洲大街、帶點神祕的福源牛皮廠。
這間於1930年代開設的牛皮廠,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古蹟,原本已是廢墟的牛皮廠經活化後變為七彩繽紛的「秘密花園」藝術空間,牆身盡是藝術塗鴉,四處放滿由椅子、瓶罐及輪胎製成的創意裝置藝術。許多藝術家因為喜歡坪洲的寧靜純樸,紛紛在這開設工作室。


3. 永安街及永興街 坪洲特色美食應有盡有
到坪洲一定要品嚐到在地海鮮,碼頭附近的永安街是坪洲最熱鬧的大街,也是茶餐廳和小菜館的集中地。
在地人推薦的坪洲美食三寶為蝦多士、提拉米蘇紅豆冰和XO醬雞絲炒義大利麵,吃完金黃香脆的蝦多士會需要提拉米蘇紅豆冰來解渴,再來一碗香噴噴的XO醬雞絲炒義大利麵,絕對會令你大大滿足。若想買些在地小吃和飲品,可以到街上的超市和雜貨店尋寶,別有一番風味。




跟劉克襄發掘四分之三的香港
因曾經受邀任職香港駐校作家,讓台灣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邂逅了隱藏版的香港,他早在2006年就迷戀上被多數人遺忘的綠色香港,之後更經常多次前往香港,探索廣達香港四分之三土地的郊野風光。透過行山穿村,他重新認識了香港。
劉克襄說:「以繁華大都會及美食購物吸引全世界觀光客的香港,其實是座被自然郊野環繞的城市,大眾運輸系統十分便利,不到一小時的車程,就能輕易親近自然生態,興致一來,隨時就能到後花園走走,感受絕美的原始自然山林。而且香港步道山徑標示清楚、手機信號優良,在香港健行十分舒適。」

奇妙的是,劉克襄說即使是香港的大熱天,陽光也不像台灣的陽光那般刺人,更令人意外的還有在香港不管是爬山或是走郊野,即使穿短裙短褲,也很少被蚊蟲攻擊。
走遍香港郊野的劉克襄十分推薦大家在未來疫情平息開放旅遊時,造訪香港第一高峰:大帽山,全程緩坡易行,人人皆可輕鬆攻頂。在大帽山登山時,別忘了留意身旁的登山客,搞不好周潤發就在身邊!

對於到香港行山的新手,劉克襄則建議可以參考被時代周刊評為亞洲區「市區最佳遠足徑」的「龍脊」,與最具鄉村風情的「麥理浩徑──鹹田灣」。
前往「龍脊」的交通十分方便,搭公車到登山口,20分鐘就可以抵達山頂觀景台,遠眺遼闊壯觀的海景及腳下渺小的島嶼,將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
鹹田灣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是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線,可以體驗上一刻還在山林健行,下一刻大海就在身邊的對比感受,鹹田灣水清沙幼,還有兩間士多隱身林間,來一碗山水豆腐花,感受當地居民的純樸風情更是一大享受。
「咫尺自然‧就在香港」網頁:
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tc/explore/great-outdoor/wellne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