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力 樂過簡單生活
整理,是和自己重新相遇。
我們都想過著簡單的生活,卻又總是難以擺脫「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留」的欲念。日本知名生活美學家廣瀨裕子認為,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的判斷,在於要讓生活的空間充滿「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意識、自己的想法、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走過的歲月。
於是她的家中不做書架,把書統統裝進透明的收納箱裡;訂做同款不同色的洋裝,化妝品則統一放在籃子內,不同的日子,可以輕鬆拎到方便的地方化妝;只使用白色的杯子、灰色的面紙盒,毛巾也都用相同的款式;心情好的時候,在色調單純的房子裡,為自己插上一瓶顏色鮮豔的花…
所謂「整理」,真正獲得整理的其實是我們的「心」。我們在處理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人生。只有當我們捨去人生路上沉重的行李,只使用自己真心喜愛的物品,只留下生活中真正必要的東西,「帶著情感」用心打造一個能夠顯現「當下的自己」的空間,就可以讓我們輕盈自在地走向下個階段的人生!
廣瀨裕子:「要什麼、不要什麼,留下什麼,不留下什麼,希望擁有必要的物品,正是當下的『自我』。既不是過去的自己,也不是很久以後未來的自己,而是『當下的自己』。那是此時此刻,現在的自己的想法。而當認為物品就是『自己本身』時,也許就可以看到下一步的風景,看到輕盈地準備走向下一個場景的自己。」
整理,其實是一種心理學!找到生命自由、環境有序的幸福整理法則!
世界上有人幸福,有人過得不幸。這兩種人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每個人多少受到與生俱來的天賦或生長環境影響,但有個決定性的因素遠比這重要。那就是能否運用有限的時間、金錢、體力與注意力等自身資源,專注於想實現的人生目標。
想要活出幸福人生,當然應該專注在想做的,及真正重要的事物上。而過多的物品與資訊,及充斥這些東西的環境,便是達成目標的阻礙。「整理=打造一個能全神貫注的環境,以便投入自身資源朝著理想目標邁進」,就是迎向幸福人生的必經之路。
整理可以幫助你節省額外的時間、金錢、體力與注意力,這些龐大的資源便能運用在重要的事物上。你將能隨心所欲地掌控人生。只要藉由整理的方式,改變周遭的環境,便能逆轉出幸福人生。
整理的目的是什麼?為了增加自由運用的時間,充分揮灑人生。只要減少物品,這些管理成本便能全部歸零。減少猶豫、找東西、管理的時間,便能將這些時間用來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這才是整理的真正目的。
如果只是外觀看起來整整齊齊,稱不上是成功的整理。假如無法增加自由運用的時間,反而還得額外花時間與勞力維持這個狀態,這樣整理就沒有任何意義。到底要怎麼整理,才能增加自由時間、充分揮灑人生呢?有三大原則:
- 「三選一」原則。
- 「初速最大化」原則。
- 「低成本管理」原則。
整理時若能考慮到這三項規則,就再也不需要為收納、整理、打掃等具體技巧苦惱。生活中不用再花心思收納、整理大量的物品。
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大腦能充分認知與比較的數量,三個是極限。最實際的整理規則,就是把所有行動的選項縮減到三個。透過整理消除迷惘的三選一的方式,打造出能當機立斷、立刻執行的環境。
任何行動都可以套用三選一原則,只要把選項減少到三個,便能大幅縮短做決定的時間。如果想當機立斷、不再浪費時間猶豫,縮減到一個選項會比三個更理想。眼前只有單獨一個選項,可說是最完美的狀態。
說到整理,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丟東西。整理的意義,本來就是挑選重要的、會長期使用的物品。只要先選出需要的,其他的則自動列入丟棄清單。其實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學習任何丟東西的技術。
選擇日後會長期保留的物品,也等於選擇自己的未來、自己的人生。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不需要的東西上,甚至應該把整理看成是練習著眼於重要事物的機會。透過整理,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更好的未來。只要挑選真正需要、對你而言有價值的東西,再丟掉剩下的就好。
只要運用減少物品的七大提問,原本捨不得丟東西的人也能輕鬆斷捨離。這七個問句便是整理時的實用小工具。
- 提問一:假如丟掉,我還會再買一個嗎?(重買思考法)
- 提問二:長期旅行我會帶什麼去?(旅人思考法)
- 提問三:如果有人要跟我買,我會賣嗎?(網路拍賣思考法)
- 提問四:假如再回到那一天,我還是會買嗎?(時光旅行思考法)
- 提問五:如果我有用不完的錢,會買這個嗎?(富翁思考法)
- 提問六:只要忍住不買這個幾次,就能買想要的東西?(轉換成想要的東西思考法)
- 提問七:過了三、五、十年,我還需要嗎?(長遠思考法)
七個整理習慣,讓家裡再也不亂七八糟。
- 習慣一:一進二出。
- 習慣二:一日一捨。
- 習慣三:五秒內物歸原處。
- 習慣四:六成收納規則。
- 習慣五:限制數量。
- 習慣六:照片暗示法。
- 習慣七:自然而然乾淨、整齊的活用小技巧。
我是「收納否定論者」。我認為就整理而言,置物間、倉庫、櫃子等收納空間,基本上只會帶來負面效果。收納櫃與收納空間根本就不需要。都是因為有收納櫃的緣故,東西才會在不知不覺間越來越多,任由那些用不到的物品擠壓我們的生活空間。因此,如果想生活中都是所需的物品,馬上就能用到、整理妥當的話,勢必就不該擁有任何收納櫃。
整理的目的,不是改變家中環境,而是改變人生。
提供:《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大人的簡單生活提案。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
樣的生活2》平安文化、《整理力,決定你的生命自由度》方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