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最美的風景 澳門 ▊花地瑪堂時報 ── 看盡市井百態的關閘
年輕時,初次來澳門走關閘通關入中國, 原來是設想美好,只要入關便屬廉價的中國境內航線, 經珠海轉上海,過程全不費工夫, 孰料那是台灣人入境中國還得搞定簽證的年代,空有台胞證是不夠的。 當年的澳門海關不 […] -
▊最美的風景 澳門 ▊花王堂區快訊 ── 七成的行前規畫,三成留給驚喜
未到澳門前,僅覺得澳門是個紙醉金迷,小而迷你, 步驟快且情感淡漠的城市,難以與文化歷史、世界遺產及溫暖人味做聯想, 然而這些謬見在踏進花王堂區的剎那間立即改觀, 也為自己的見識淺薄感到羞愧。 眼前所見 […] -
▊60年代詩人 ▊關於那些詩人的朋友圈
戰後台灣的三大詩社,無疑以「藍星」影響最大,至今50餘年,成員仍維持若即若離,沒錯,此即譬如人之交往,若說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華人的詩與文學也受藍星之啟發,道理就在此,它從來是一個集合天 […] -
▊60年代詩人 ▊漫遊淡江大學 追憶藍星詩社
借用爾雅出版的兩本重要現代詩選的書名「剪成碧玉葉層層,感月吟風多少事」,是我對藍星詩社創始成員蓉子老師訪談後給我的感覺。九十歲,給人的感覺某種程度像是「活化石」;然而,她卻不是頑石,而是一顆仍然滾動的 […] -
▊60年代詩人 ▊焦桐:余光中最愛跟我聊車
最近忙著喬遷,即將搬到文山區的焦桐一身紳士裝扮,性格而性感的鬍渣十足率性,笑說自己不屬於任何詩社,但提起藍星詩社最有名的成員余光中,他仍是聲聲讚嘆,「他有那種老派文人的風骨。」 焦桐憶及 […] -
▊60年代詩人 ▊這裡有一群藍星人
自從沒有了烏托邦 詩,是得不到的東西,詩人,則是愛不上的人。 世界因為不完美而偉大,但因為太偉大而讓我們高攀不上。經常問自己,我是誰,暗夜裡獨處下的深刻絕望,誰又不是邊緣人,經常處在嘻哈胡鬧後的悲涼, […] -
▊真跡、手稿與故事 ▊台漫自媒體第一人,牛哥
漫畫在台灣,說來你不知道,它曾是個東西,我說的是那種轟轟動動的,或者跟您解釋說是最早型態的「自媒體」,有萬人空巷追逐和follow的,有一大群粉絲,跟後來看倪敏然、鳳飛飛、和更早一些的電視布袋戲一大群 […] -
▊真跡、手稿與故事 ▊好久不見,牛伯伯漫畫
一九九七年,是一個告別的年代:英國告別了香港的主權;華語流行樂壇告別了張雨生;漫畫界則告別了一代宗師牛哥(李費蒙)。 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冬季微雨的午後,在安德昇藝術有一場漫畫家牛哥逝世二十週年的 […] -
▊60年代詩人 ▊蓉子: 我寫詩,但不是女性主義者
〈傘〉 鳥翅初撲 幅幅相連 以蝙蝠弧形的雙翼 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 一把綠色小傘是一頂荷蓋 紅色朝暾 黑色晚雲 各種顏色的傘是載花的樹 而且能夠行走 一柄頂天 頂著艷陽 頂著雨 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 […] -
從產品到精品, 這條路有多遠?──專訪 羅技亞太區設計總監:蘇俊瑋
這間創立於一九八一年的公司,目前是全球PC周邊設備最大生產商,過往我們對它的印象大概就是「耐用」。自二○一三年新任總裁兼執行長Bracken Darrell上任後,開始一連串新的舉措,譬如更換企業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