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這夏有木憩
-
你願意跟翁仁彬(嗡嗡老師)的木製作品共度一生嗎?
牆壁上悠游著一整片的湯匙魚,是被暱稱為嗡嗡老師的翁仁彬,蒐集學生做木工剩餘的邊角料,一支一支磨出來的;加進大自然的元素,柳葉、銀杏、鯨魚、蝌蚪,大大小小,每支都不一樣。「不要太設限它的形狀,遇到對的人 […] -
陳炳誠的木創作品既好玩,還保留木頭原色
「如果可以讓你在三秒鐘之內笑出來,那這個就很值得。」 作品《迎賓恐龍》,握住基座裡伸出來的恐龍爪上下搖晃,座子上的機械恐龍就忙不迭地打躬作揖,點頭點得幾乎要撞到地上去,滑稽的模樣,讓大人、小孩,都忍不 […] -
有情的木偶反映了人類的無情:銀濟春用木偶說故事
用嘆為觀止來形容銀濟春的作品,一點都不過分,一隻隻的木偶們不僅精緻可愛,並且生動,真的會動。 一開始做的是平面,插畫、動畫、設計,有一天銀濟春開始覺得不滿足,想把平面化為立體,於是開始學傢俱木工,學習 […] -
被印度傳統樂器西塔琴改變了他的人生:吳欣澤
吳欣澤的音樂啟蒙老師,應是他的阿嬤。 他隨口唱了幾個音「嘛~囉~惹~」,說是小時候阿嬤常唱給他聽的搖籃曲。但是,這高亢的音誰家小孩能睡著?吳欣澤再度開口,音調轉為輕柔,他笑說「這才是正常版」,如果再不 […] -
木雕工作者林安常 擁有一顆熱愛歷史與文化的老靈魂
在與林安常訪談過程中,隱約感受到二十餘歲的他,有著老靈魂般的安靜與沈穩,木雕作品靜靜地在旁展示,散發出一種衝突與對立的氛圍,他說,矛盾性正是他一貫創作的脈絡,也是視覺理念的核心。 展區裡,海龜背上乘載 […] -
充滿無限可能的打擊樂:尤文傑打造聲音也創造聲音
當主持人正在訪問花窗藝術家陳師傅,打擊體驗區傳來小朋友叮叮咚咚敲打聲,老師傅的話語幾度被樂聲淹沒,工作人員終於受不了過去制止;過沒多久,另一批小朋友湧上,打擊樂聲又再響起。 所以,當台北打擊樂團團長尤 […] -
山居歲月帶給貓妮妮無限繪圖靈感:熱愛大自然的崔麗君
這次受邀為「這夏有木憩 123木頭人」妝點插畫的崔麗君,本身從事繪本插畫已三十年,會場看到躲在角落裡或爬到屋頂上的小動物,都是出自她的手筆。 崔崔本身是台北人,骨子裡卻時常覺得大自然在呼喚她,喜歡山喜 […] -
簡祺珅 用木構建築找回人與自然的連結
「夏天下班後回到家,屋內悶熱,你會怎麼做?如果吹風扇或是開冷氣驅趕熱氣,這叫做主動式;要是你知道住家風向,在風向處開窗,窗一開,風吹進來,屋子能降溫,這就是被動式設計。」 深宇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簡祺珅 […] -
鄭啟富:自創完全取材於台灣、手工製造的微笑卡林巴琴
卡林巴琴,非洲鐵片琴,對台灣人來說很陌生,音樂城市負責人鄭啟富老師卻對它一見鐘情,自行研發,取材台灣,手工製造,完全MIT,一年多來還全台趴趴走,大力推廣。 鄭啟富拿起卡林巴琴說,這琴簡單好練,最中間 […] -
台灣林業永續的園丁:從父親手上接下棒子的梁國興
父子兩代,先後投入國產林業,父親梁兆清年輕時成立正昌製材廠,40幾年前開始造林,從苗木一公分照顧到目前挺直參天;兒子梁國興接手經營,積極拓展台灣木材新方向,兩代園丁為台灣林業付出的心力,彷彿是「十年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