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攝影的文藝人注意了!大師攝影展在北投文物館

這個隱匿在小山坡之中的建築物,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
提到北投你會想到什麼?如果你只知道泡溫泉那就可惜了,不妨走一趟「北投文物館」來一場深度之旅,你會有不同與以往的美好體驗。
那要怎麼去北投文物館呢?從北投捷運站轉搭公車就好,欸~不要嫌麻煩,因為絕對值回票價!

來到北投文物館,典雅的和洋式建築外觀讓人忍不住先在外面逗留一陣子再進去。
向大師致敬 攝影的美學態度
北投文物館館內有著許多私人珍藏的古董,不定期會更新、增加展出的文物,而最近更推出「大師的美學態度─郎靜山攝影藝術特展」主題展,透過對攝影大師郎靜山一生的精采回顧,除了完整呈現其創作與精神之外,大師在美學上的堅持與態度,更可以做為現代人生活美學實踐的借鑑。
展覽於4月13日郎靜山逝世22周年當天開幕,邀請郎老的親人、弟子與晚輩友人出席,其中現年77歲的林絲緞,年輕時曾經是臺灣第一位女性人體模特兒,因人體攝影工作與郎老結緣,開幕當天也透過動人的新編舞作,帶領眾人一同追思她所認識的郎靜山大師。

「大師的美學態度─郎靜山攝影藝術特展」展出郎靜山老師的作品。

「大師的美學態度─郎靜山攝影藝術特展」展出許多郎靜山老師使用過的相機等珍貴物品。
「不要把藝術看成只有娛樂,它與人的一切生活,都有關連;我的健康之道就是攝影;由於對攝影的興趣,我已忘了去注意自己的年齡了……」。102歲高壽的郎靜山,他一生所秉持的,就是「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生命就是藝術」的美學態度。郎靜山(1892-1995),是中國第一位攝影記者,也是以攝影作品在國際沙龍中獲獎的第一人。他將繪畫藝術結合攝影理念,創作出獨樹一幟的集錦攝影創作,融合中國水墨畫的畫理,以暗房技法取代筆墨,顛覆西方攝影單點透視的特性,表現出水墨畫多點透視的特色,成為開創世界攝影史的先河。
北投文物館藉由百年古蹟的思古幽情,重現超過一世紀的大師身影:從成長、學養時期的介紹,文物與收藏的展示,以及歷時多元作品的呈現,民眾將可進入到大師的藝術成就與美學價值之中;此外,這次更由策展人凃寬裕提供許多當時郎老曾經使用過的各式老相機,並設置了一間手工沖片的暗房空間,特別介紹郎氏集錦攝影的創作技巧,期盼能吸引更多古董相機與攝影愛好者,一起透過相機收藏與攝影技巧的分享,重新認識郎靜山,一起感受大師的風采與美學典範。
主辦單位 | 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北投文物館
協辦單位 | 郎靜山藝術文化發展學會、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共同策展 | 郎毓文、凃寬裕、張振豐
北投文物館簡介與交通方式
北投文物館典雅的木造館舍始建於1921年,時為北投地區最高級的「佳山溫泉旅館」,位在綠意環繞的北投山腰,佔地約800坪,是目前臺灣僅存最具規模的純木造二層日式建築,1945年由政府接管後曾做為外交部宿舍,1966年轉售民間,1998年經臺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現由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所經營管理。在有限的展覽空間和古蹟保存的限制規範下,北投文物館仍規劃有常設展覽及不定期特展,同時提供各式文化體驗課程、創意懷石餐飲、午茶品茗、文創禮品,以及客製化的宴會、會議和展演等服務,積極朝向複合式的博物館經營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平台邁進。
交通方式
開車前往(開車可在少帥禪園正前方泉源路二側路邊非紅線區停車)大業路底(捷運新北投站)→泉源路上山→右轉新民路(逸仙國小)直行→再右轉順行泉源路→經少帥禪園(路邊停車)→下坡幽雅路步行50公尺右方抵達
捷運淡水線轉乘公車
北投站 站前搭小25公車或230公車,至北投文物館站下車。
新北投站 光明派出所前搭230公車,或泉都溫泉會館站搭小25公車,至北投文物館站下車。
北投文物館官方網站:http://www.beitoumuseum.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