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興建築散步❸充滿生命力!優游嘉南平原的水牛精神
十年來,以台南土溝為基地,陳永興建築師帶領的「水牛建築師事務所」,芬芳泥土味的足跡,從嘉南平原慢行至新竹、屏東、金門等台灣各地。
除了土溝與鹽水,水牛們也以嘉南平原的小學、古厝、古蹟為舞台,營造一處處幽隱但充滿生命力的生活空間。循著水牛的足跡,繼續建築探索之旅吧。
白河國小 如花綻放的微型城市
來去國小散步,你千萬別一臉嫌棄,在台南白河國小,你會驚訝,這不是學校吧?!進入校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道弧形通廊及一片草坪廣場,畫了一道完美弧線的通廊,一路連接至三層結構校舍,全建築配以低飽和的綠與橘,像極了北歐城市的一角。




特別推薦夏季時來此走走,半戶外及雙層屋頂設計讓校舍完美散熱,徐風吹來,舒爽沁心。夏天來訪也別錯過白河的蓮花季,畢竟這綠橘交錯的校舍,靈感來源正是白河蓮田裡一朵朵挺立綻放的蓮花。
永安國小 懷抱平原的增大版傳統家屋
令人每天期待趕去上學的學校若有名字,想必便名為永安國小。在台南後壁永安國小的校舍走廊,嘉南平原展開於眼前,藍天、陽光、綠田,整片平原於四季中的變化,永安國小都共享著,甚至可以說,它便是放大版的農村住宅。





畢竟,能有後院、菜園、水塘、果園等建設都涵納的校園,實在跟傳統農家相去不遠,但整體的簡約建設結構及能源利用的設計,又使校區添加現代感及功能性,可謂新型的台灣農村示範所。操場的特殊地景也自成景觀,走著走著,都會遺忘自己不過在一間小學裡。
嘉南國小 金澤園遇見微型烏山頭水庫
嘉南國小鄰近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日治時期是參與烏山頭水庫工程人員子女就讀的學校。嘉南國小也與八田與一故鄉:日本石川縣金澤市的花園小學,締結姊妹校。
八田與一紀念銅像 八田與一紀念銅像
感念「嘉南大圳之父」對台南的貢獻,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捐贈親塑的八田與一銅像,莊重沈靜矗立在由「水牛」打造的庭園造景「金澤園」,微型的烏山頭水庫造景中,持續看顧這片田野與活水。
親自到此,深受那精準還原水庫意象的景觀,從整體、結構、材質至氛圍皆做到「剛剛好」。此外,嘉南國小圖書館也是「水牛」的圖書館計畫中一經典之作,木質樓中樓結構十分舒適。




鹿陶洋江家聚落 200年歷史的聚落桃花源
200年不變的家族是什麼模樣?
身為全台最大的大型傳統農村聚落,台南楠西的江家聚落其實頗低調,背靠鹿陶洋山,前有荷花池,山林環繞著這一間間比鄰而居的傳統閩南式民房。
因佔地大,江家人也各有自己個性,聚落內風景豐富,這家是藤椅排在外,那家是多肉植物玉串匍匐垂滿牆,各式各色的花花草草就不說了,竟還能轉個彎便遇上露營車咖啡館,或一隻眼神鬆散的貓。






「水牛」成立初期,便接下修整江家聚落的大工程,在陳永興建築師的帶領下,當時不到5人的「水牛」,拆除江家外圍的牆,植下江家內部的草,修建一間間江家的房,卻讓今日的江家聚落看上去,像什麼也沒改變過,似200年前便如此守護著山林,渾然天成。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 水與綠的親民公園
雖已與「水牛」整修後的樣貌稍有不同,但水道頭文化園區仍值得一訪。
日治時期鄰近北港堤防的自來水廠,現已脫胎為休憩公園。過去用於過濾水道水(自來水)雜質的三座沈澱池,早已於1997年退役,改建為能映照天光樹影的生態池,與周遭綠地榕樹相融成景,過去講究功用,現今只存美感。



午後,坐倚生態池旁,靜靜欣賞眼前水光景致,讓心隨河面波紋,起漣漪後復平靜,帶著舒心繼續向前行。
撰文:黃慧倫
攝影:詹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