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興建築散步❷台南鹽水小鎮╳月津港╳散步小食
陳永興建築師帶路,前往台南鹽水月津港。
我們在鹽水鬧區的中正路駐足,中正路,多麼危險的區域,一排的巴洛克式老宅,意麵、肉羹、虱目魚高掛招牌,每經過一家便內心交戰一回。幸好,帶路人陳永興建築師對吃也極有主張,他說:「帶你們吃我最近的一家新歡。」便頭也不回的走去,那背影實在令人心安。
陳永興建築師帶我們吃他最近很喜歡的月津懷舊食堂
說是新歡,其實是家在地老店。「月津懷舊食堂」主推功夫手路菜,除了不可少的意麵、肉燥飯和煎虱目魚,還有八寶丸、花枝丸、炸魚蛋等老味道,菜色上桌的澎湃度,是鹽水最美的風景之一。趕緊起筷,一口接一口,鹹甜香爽盡情在嘴裡交織堆疊,完食後,還有種飽足至出神放空的幸福感。








修復鹽水巷弄裡的台灣味
手拿剛從銀鋒冰果室買下的木瓜牛奶(陳永興建築師大力推薦),漫步巡覽鹽水小鎮新生老屋。
銀鋒冰果室 銀鋒冰果室的木瓜牛奶
從百年八角樓至月之美術館之間,有連成巷、王爺巷等多條巷子可隨性切換走逛,行走間,好似走進古老小鎮的文化脈絡,各式各色的住宅、街道與廟林立,如一排歷史紀錄點,只需走近便能尋回時代記憶,一轉角還能遇見一台布袋戲車停在那大放電音舞曲,這畫面,著實有些魔幻。
來到「月之美術館遊客服務中心」(月津故事館),發現陳永興建築師與他的「水牛」團隊,為老宅所做的「修繕」是在骨子裡,幾乎看不出老屋的木造結構曾破損腐朽。而對面的修德拜亭廣場,拜亭經水牛整修後,不僅穩固且仍存古色,使廣場看來寬闊又具宗教親和感,有歷史的痕跡,卻沒有老去的哀戚。


重現月津港的水岸生活
再往裡走,遇見白日時的月津港親水公園與橋南老街。近幾年,月津港燈節屢創遊客數新高,進而帶動港邊的橋南老街總有跨年般的萬頭攢動盛況——不過這些鬧騰場景,僅限燈會期間的夜晚。
白天,陽光照耀下的月津港,很安靜。清風吹拂水岸邊的柳樹,柳枝浮動、光影閃熠於湖面,靜謐中,有屬於自然的細小喧囂,行於步道,便是與湖同行。


十年前,陳永興建築師進行鹽水老舊街區及舊月津港改造規劃案時,堅持保有水岸與人僅有土堤作隔的親近距離,也因此,現今在月津港,仍能見到鄰人於湖邊舀水,穿越舊時光般的驚喜。
過橋,走入橋南老街聚落,百年打鐵鋪、雜貨店與居民,靜靜守住這兒,一經過,便與陳永興建築師打聲招呼,接著,繼續走回他們的日常。
撰文:黃慧倫
攝影:詹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