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的木偶反映了人類的無情:銀濟春用木偶說故事

用嘆為觀止來形容銀濟春的作品,一點都不過分,一隻隻的木偶們不僅精緻可愛,並且生動,真的會動。
一開始做的是平面,插畫、動畫、設計,有一天銀濟春開始覺得不滿足,想把平面化為立體,於是開始學傢俱木工,學習如何操作機具和了解木材特性;之後又自學木雕和機構,所以木偶們有了關節,有了各式各樣的機關。「不斷在工作上為難自己,就是最快的進步方法。」細小的組件,製程漫長的手工活兒,就算身體和四肢關節已經設計改良到很簡化,一個木偶還是要花大概三天;但是因為心愛的木頭每一塊都有不同的紋理,所以就算是非常相似的作品,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兩個。最大的麻煩是做好之後有感情,常常捨不得賣。
銀濟春說,他不擅長講話,但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幅一幅的立體故事。作品《潛艇方舟》的概念來自諾亞方舟,每個房間裡動物們各自忙碌,長頸鹿的身高……頸高優勢讓他成了潛望鏡、青蛙高聲唱歌、小豬認真鍛鍊六塊肌、章魚的觸手就是聽診器,動力來自大家奮力踩腳踏車,乍看好可愛,細想卻有淡淡的哀傷。石虎斑斑也是這樣,頭上頂著輪胎壓痕,身上穿著反光背心,表情既可愛又無辜,反映的卻是人類的無情。
作品《願》如其名,講的是銀濟春對未來的想望:擁有一間博物館分享自己的作品,裡頭木匠正在教學生做木頭蛇偶;一間小餐廳可以用餐聊天;樓上住著木匠家人,工作室的看門犬「老大」負責迎賓,作品裡他穿著西裝貌似紳士,但其實愛撲人、玩起來沒有分寸。銀濟春對他有愛,對木頭也是。
有故事的人,銀濟春,用木偶,說故事。
炎炎夏日,不想出門,只想躲在屋內吹冷氣,適合去哪裡?歡迎來到新光三越策展的「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活動!
18組來自不同領域、超過30位的木頭職人,結合木藝創作、音樂、故事、體驗、玩樂穿插於觀展的過程,吸引大眾參與並推廣生活美學,來這裡歇歇腿、喝茶、彈琴、磨菇,讓忙碌的心小憩一夏,是個絕佳選擇。
這夏有木憩~123木頭人 全台巡迴展演時間
檔期時間 | 店別 |
7/04(四)~7/21(日) | 桃園大有店7F |
7/25(四)~8/11(日) | 台北天母店A棟7F |
8/15(四)~9/01(日) | 嘉義垂楊店11F |
9/05(四)~9/22(日) | 高雄三多店11F |
撰文:楊小君
攝影:SYH imag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