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曾經化為曾經 ─ 叁捌地方生活

這次走訪高雄,看見了許多新穎、別緻的空間,見證了時間推移之下的新美學。然而歷史悠久的港都,兼容多種文化風情的港都,更蘊藏著時代淬煉後典雅的美;洋樓、三合院是越陳越香的!看完氣派、絢麗的空間之後換換口味,走進巷弄,走進市集,走進稍微狹窄甚至陰暗潮濕的地方,去看看在磚牆縫隙中迸出的鮮花。
是潮人物惡名在外嗎?甫進門坐下,就遞了一杯威士忌來。古色的玻璃杯著琥珀色的香,而叁捌的工作室也像琥珀一樣,把「古早」連皮帶骨完整地凍住。負責人邱承漢與建築師花了整整兩年,細細地觀察鹽埕區的居民,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
他要的不僅是一棟漂亮的建築,要能囊括記憶彰顯人文。原本僅預計花10個月完工,承漢說著說著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隨著他逐一介紹每個設計背後的意涵;剪刀門、代表「半樓仔」的夾層、明管的跑法⋯⋯那些溢出的工程和成本,終歸還是回饋在他心中。
抱殘守缺
抱殘守缺一詞來自《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他晚年潛心研究甲骨文,並將其書房命名為「抱殘守缺室」。承漢跟我提到一個詞彙,叫做「文化保存」。
強調在地文化經營,將在地文化轉換成大家可以體驗的服務或商品;像平面設計、文宣、社區策展、活動企畫。邀請過林強來放歌、定期策櫥窗展覽、辦二手物交換平台把新型態的活動搬進了傳統市場中,目的就是把年輕人帶進市場中。
把年輕人帶回來,讓裡頭的老年人重新燃起活力,跟著承漢在市場走一圈,要是不嚴加提防,手上起碼多個五、六袋食物。賣饅頭、操著眷村口音、帶沒鏡片眼鏡的伯伯,留捲捲頭、笑容可掬、手裡握著殺豬刀的阿姨,賣釦子的在我們經過時也把關愛從電視螢幕移開。承漢不是地主,不是偶像歌手,更不是菜場裡的權力要角,他就是個留著妹妹頭的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而已,為什麼能集所有寵愛於一身。

負責人邱承漢與企畫羅文昕,走在市場裡處處受到市場裡長輩的關愛,這年頭鮮少看到年輕人在市場裡處的這般融洽。記得每一個攤位的名字,跟每一個人互動都親切如故,跟在他們後面,彷彿是在參加花園導覽一般。
榮辱與共?抑或是相濡以沫?覆巢之下無完卵,人們日益向供應著超強冷氣、鋪著象牙白磁磚的大賣場靠攏,市場漸漸地凋零,雖說榮光與熱鬧尚未完全消逝,但也在搖搖欲墜之際。
中午時分,一名阿姨坐在帶滾輪的椅子上打盹,我們從旁經過,阿姨旋即精神大振,抓著承漢談天說地。語畢,我們往前走,見阿姨的背影又飄起孤寂與沉靜,你可以勾勒得出這幅景象,記得把畫面調成黑白色調。承漢說這一兩年開始,年輕人漸漸會在市場裡走動了,至於黑白照片,會在霪雨過後被日光打成暖黃吧!
關於叁捌地方生活:
提供塩埕在地導覽、活動企劃、文化歷史相關的出版及設計,與月租型公寓出租。
電話:(07)521—5938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226號
官方網站:點我連結
關於邱承漢&羅文昕
負責人邱承漢與自幼生長於鹽埕區,小時候下課都待在外婆的婚紗店裡。大學畢業後在金融機構工作,幾年後開始覺得空虛,便回到故鄉。
企畫羅文昕畢業於師範大學英語系,曾任職於公關公司,一趟蘭嶼旅行後燃起了文化保存的興趣。
撰文、攝影:胡靖
圖片提供:參捌地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