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物雜誌

Main Menu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o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

Back to login
創作人
Home›People›創作人›耳機狂人Cato Mak:耳機也有歷史,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耳機狂人Cato Mak:耳機也有歷史,並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By 詹樹樹
2018-05-09
1809
0
Share:

我跟麥家亮約在動漫基地四樓,一出電梯口,一位男生笑咪咪看著我,比想像中黑了點,他是香港的耳機評論專家,大家都叫他「耳機狂人Cato」。

香港地小人稠,每個人守著自己的鳥籠屋,要撥出一間空房作為音響室太奢侈;加上回家後還有諸多瑣事,缺乏心情和時間,因此聽音樂的最佳時刻是在通勤時轟轟作響的地鐵和公交車上,這時也只能選擇高私密且不打擾他人的耳機了。

Cato亦是如此,從十二三歲開始聽音樂,先由pop music入門,接著進階到搖滾音樂,「你們台灣的五月天和脫拉庫剛出道時我就相當喜歡了,香港的Beyond,西洋的Mr. Big和Radiohead也很愛,」Cato緩緩道來著迷耳機系統的緣由,一開始是audio-technica鐵三角開啟他的耳機狂人之路,又在風起雲湧的搖滾樂團陪伴之下,大學畢業前的他,已經擁有三四副耳機,在當時仍少有人如此。

Lyra是香港知名的免費耳機刊物

畢業後,自然地就選擇與音樂相關的媒體工作,先後做過採訪記者與編輯,工作歷程中被現在的老闆發掘,埋下日後創刊《Lyra》的種子。「我真的不是老闆啦,」Cato靦腆的說。《Lyra》一開始只有他一位正職工作人員,除了企劃主題、採訪報導和測試耳機外,還要跟品牌談廣告業務,「我們還有一位Art啦,這個我實在不行,」他又笑得更開懷,感覺要是設計他也行的話,說不定也會自己蠻幹的感覺。

Cato三月份剛在香港灣仔的動漫基地辦了一場與耳機有關的大展,名為「個人音響文化節」(Personal Audio Fair)。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要叫做「個人音響」?原來他的概念是「不管用喇叭或是耳機聽音樂,都是一個完整的system,除了耳機或喇叭外,還包括player、cable、DAC和AMP。」喇叭可以好幾個人擠在一起聽,但耳機是完全屬於一人獨享,這就是「個人音響」的由來。

那「文化」呢?Cato說:「我希望參加展覽的人,不只是來看最新推出的耳機,也要看看七◯和八◯年代的經典款式。我在一樓展場的耳機歷史長廊花了很多心思,我要呈現從1881年開始一百多年裡耳機的變化,包含各個年代耳機所擁有和採用的技術,以及外觀的設計如何演變。」

每款耳機都是一部小歷史

他覺得消費者應該要知道產品背後的故事和脈絡,因為耳機不是憑空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它們都是歷經無數品牌挹注鉅額的資金與構思下,一點一滴釀成的結晶。Cato自謙,「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的評測寫得好,可是我很喜歡去看不同耳機背後的故事,所以在這個展覽中,每支耳機我都為它們寫一個故事,來這裡不只是聽音樂或聽耳機,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明白耳機背後的脈絡。」

我在展覽的前一天採訪Cato,第二天則以消費者的角度來逛了一圈,所見之處都一切就緒,每個品牌前的試聽座椅都坐滿人,購票處也大排長龍,二樓的主題課程亦是萬頭鑽動,還好當天天氣猶涼不致暴動。

我想到展覽前一天,Cato說了一句,「現在我的心情非常焦慮,」原來辦這活動很難損益兩平,但他衝著想讓更多人知道耳機帶來的感動和背後的故事,硬是咬緊牙根來完成,這中間除了要與同事不斷開會,也要和多達三十間的廠商溝通,還要與場地隸屬者香港藝術中心不斷斡旋。這麼辛苦的付出,卻不一定能帶來豐沛的金錢果實,難怪他黑眼圈下的眼神有點憂傷。

展覽結束後大概半個月,我在臉書問他對這次展覽還滿意嗎?其實主要是想知道有沒有賠到錢,他說三天的活動總共來了五千多人,加上現場的銷售狀況還不錯,確定是不會虧錢了。他鬆了一口氣,我也鬆了一口氣。希望來年還可以再去香港個人音響文化節採訪Cato,看看跟今年有什麼不同。

Lyra Media 官網:http://bit.ly/2JXCIWR


關於灣仔動漫基地

「動漫基地」原址為十幢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的戰前樓宇,於2013年7月正式開幕,是香港首個以動漫為主題,結合活化歷史建築元素的人文藝術社區。基地不僅為本地及海外的動漫藝術家提供一個別出心裁的創意平台,更是香港與世界各地交流藝術發展的重要平台。「動漫基地」的設施包括:展覽空間、多用途活動室、相關主題的零售空間和餐飲設施。基地開幕以來,已舉辦過各類展覽、大師班、新作發佈會、講座等活動。(文字部分取自香港旅遊發展局)

撰文:詹樹樹
攝影:成灝志

分享此文:

  • 共享
  • Facebook
  • Telegram
  • 列印
TagsCatoLyra個人音響文化節耳機狂人音樂香港
Previous Article

給選擇困難症的你,精選最佳母親節禮物清單

Next Article

置身魔法公主的森林 ── 張智銘「一森一勢」攝影展

0
Shares
  • 0
  • +

Related articles More from author

  • Vol.74

    ▊後現代香港 ▊不必登高也能望遠:SKYE Rooftop Bar& Dining

    2016-12-03
    By editor
  • Vol.74

    ▊後現代香港 ▊回到1920年:大公館餐廳 Greater China Club

    2016-12-03
    By editor
  • What's NEW

    ▊新開幕 ▊LONGTAIL Restaurant & Bar 的當代料理是台北夜間飲食最棒的選擇之一

    2017-07-20
    By 編輯部
  • 檀島微風南京
    What's NEW

    每年賣一棟101蛋撻!檀島咖啡外賣店登場推限定

    2018-12-24
    By 陳幸芬
  • Vol.82

    沒有目的的吃飯 溫柔的革命 ── 鍾成虎,和他的工作室夥伴們

    2017-08-16
    By 劉盈孜
  • 台北徠卡之家玄關入口
    What's NEW

    台北徠卡之家隱身青田街日式老宅 集結藝廊、咖啡座、展示間的複合空間

    2019-01-28
    By 陳幸芬

  • 海洋拉娜x小小樹食
    StyleWhat's NEW

    海洋拉娜X小小樹食 體驗奇蹟能量餐點

  • 創作人

    先過生活,再聊創作──專訪「網路新聲代」歌手汪蘇瀧

  • Vol.81

    黃浦江上不暈船 ── HYATT on the BUND HOTEL

你可能想看:

People

愛上壞壞的基督徒──林立青

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 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 他是林立青,一個做工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讀《做工的人》就像認識了一個新世界,因為做工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小時候腳 […]
  • ▊ 餐桌上的男人味 ▊ 粵菜廚神──陳偉強

    By admin
    2017-05-10
  •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每個人內心都有56道陰影?

    By 陳瑤蓉
    2018-02-04
  • 台北米其林星星背後的重要推手 ── 你不能不知道的3位侍酒師

    By Tammy
    2018-05-26
  • 用半個世紀,跑遍整個地球 ── 吳炫三:「我只是個畫畫的。」

    By editor
    2018-03-10



ChewPeople

ChewPeople Choice

想接收潮人物最新訊息嗎?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並按下「訂閱」鍵。

與潮人物聯繫

+886 2598-1970
service@chewpeop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