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物雜誌

Main Menu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o

  • People
    • 男人味
    • 科技人
    • 創作人
    • 美食神
    • 全明星
    • 山水人
  • Feature
    • 主題報告
    • 老友記
    • Super Channel 5
    • 封面故事
      • Vol.9
      • Vol.54
      • Vol.71
      • Vol.72
      • Vol.73
      • Vol.74
      • Vol.77
      • Vol.78
      • Vol.79
      • Vol.80
      • Vol.81
      • Vol.82
      • Vol.83
      • Vol.84+85
      • Vol.86
      • Vol.87
  • Style
    • Art
      • 藝術情報
      • 設計院
      • 音樂廳
      • 視聽間
      • 建築薈
      • 書籍室
    • What’s NEW
    • Fast & Furious
      • 國內試駕
      • 手機情報及測試
      • 汽車報導
      • 海外試駕
    • Stay in Style
    • 社長的飛行酒店俱樂部
    • 住宿
    • 咖啡專門店
    • 好吃的學問
    • 微醺的品味
    • 旅遊提案
      • 台灣
      • 日本
      • 香港
      • 澳門
      • 新加坡
  • Column
    • 咬咬女中醫
    • 咬北東專欄
    • 台北時髦人
    • 科學家的腦袋
    • 初一十五要BuyBuy
    • 張嘉哲的跑步日記
    • 別讓寒冰不開心
    • 清酒大丈夫
    • 凡人以歌
    • 菁菁夫人

Login

Welcome! Login in to your account
Lost your password?

Lost Password

Back to login
What's NEW台味潮牌書籍室
Home›Style›What's NEW›倪重華:「在這個名聲就是一切、眾聲喧嘩的社群時代,找到信仰是不容易的。」

倪重華:「在這個名聲就是一切、眾聲喧嘩的社群時代,找到信仰是不容易的。」

By 編輯部
2021-03-19
336
0
Share:

「雖然在這個名聲就是一切、眾聲喧嘩的社群時代,找到信仰是不容易的,也不一定是成功保證,但再怎麼樣,我想都比隨波逐流,船過水無痕來得好吧。」


本文摘錄自大塊文化出版之《捌零‧潮臺北》


臺灣流行音樂,從八〇年代開始迎接另一個關鍵的轉捩點。

八〇年代以前,在大眾間流行傳唱的歌曲,大概是如〈黃昏的故鄉〉、〈舊情綿綿〉等受日本樂曲風格影響的臺語混血歌,還有如〈不了情〉、〈夜來香〉等上海風華語歌,除此之外,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洋流行音樂了。

五〇年代美軍廣播網在臺開播,也帶來許多原版黑膠唱片,這些唱片和音樂流通至臺北圓山、臺中清泉崗等美軍基地周邊的酒吧、夜總會、西餐廳,在往後的日子,再流轉到了臺灣翻版唱片工廠以及本地電台,散播生根,成為由DJ藝名「費禮」的平鑫濤先生發明、人們口中傳頌的「熱門音樂」,獲得彼時不少新潮的臺灣年輕人擁載。

不過總體來說,當時的流行音樂圈,華語、臺語、西洋音樂各有擁護者,聽華語跟聽西洋音樂是「不同掛的」。這種多元特殊的的聆聽文化,在七〇年代終於開始鬆動──在接連不斷的外交挫敗,以及本土文化意識萌芽的情況下,受到西洋熱門音樂影響的年輕人開始創作民歌,蔡琴、鄭怡、侯德健、潘安邦等一群校園民歌手,掀起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民歌風潮。

混種黑色風格大行其道,動感樂風正蓄勢待發

邁入八〇年代,這股自我創作的能量、社會自由開放的風氣,進一步推動了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發展。

彼時的音樂人,具有更強烈的創作意識,推出更多元的音樂風格。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或許就是頂著叛逆搖滾形象、憤怒唱著「臺北不是我的家」的羅大佑,以及出道初期與他合作的蘇芮。

羅大佑
歌手羅大佑(照片擷取自羅大佑臉書)

兩人在《之乎者也》與《蘇芮專輯》中的黑色形象、寫實歌詞、搖滾曲風,不只繼承了民歌時代社會批判的創作風格,前衛創新的曲風混種突破,也讓臺灣樂迷大感驚喜──例如羅大佑的曲風結合了雷鬼與放克,而蘇芮的音樂則充滿動感能量(她出道前曾是美軍俱樂部表演歌手)。

說到「動感韻律」,那個迪斯可風潮的年代,臺灣無可避免地也受到感染。此處以樂曲創作而言,早年「版權」觀念尚未普及,許多扭腰擺臀的臺灣動感舞曲,都是直接或間接翻唱日本或歐美曲調,將歌詞填上中文,而且往往不會標誌來源,稱為「翻譯歌曲」,例如崔苔菁的〈年輕人〉便是直接翻譯自Village People的名曲〈Y. M. C. A.〉,而高凌風的〈惱人的秋風〉的曲調則是ABBA的〈Gimme! Gimme! Gimme!〉。

蘇芮
歌手蘇芮(照片擷取自網路)

到了開始宣傳版權意識的八〇中期,以動感少女形象起家的藍心湄的首張專輯仍是直接以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翻譯為影射當紅電影《週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的〈週末夜天使〉;後來即使樂曲直接抄襲的案例趨減,唱片公司仍舊以模仿日本偶像行銷的模式來打造臺灣偶像,如楊林(模仿中森明菜)、小虎隊(模仿少年隊)、城市少女(模仿少女隊),其中城市少女更曾翻唱近年在網路上重新爆紅的荻野目洋子的〈Dancing Hero〉。

從崔苔菁與高凌風,再到熱門音樂現場表演的蘇芮、黃鶯鶯,一直到偶像歌手時期的藍心湄、城市少女、小虎隊和紅唇族,臺灣早期的動感偶像歌手,和羅大佑等搖滾歌手是不甚相同的路徑,展現了臺灣深受美式風格影響的動感流行音樂文化。

藍心湄 週末夜天使
藍心湄 週末夜天使唱片封面(照片擷取自網路)

換句話說,當時的臺灣流行音樂雖然開始強調「唱自己的歌」,但一般來說,原創精神的作曲人大多集中在民歌或搖滾等曲風,而把音樂和身體結合、較為動感的流行音樂,在過去一直「習慣站著唱歌」的臺灣樂界來說,本土創作力道還是稍微貧弱。

這個情況,一直要到九〇初期,羅百吉、L. A. Boyz等歌手將街舞、嘻哈舞蹈融入本土音樂,臺灣的流行樂才真正邁入「身體解放」的時代。

附帶一提,在曲風以外,八〇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產業鏈越趨成熟。不只有越來越多夜總會駐唱歌手或民歌手轉而投入流行音樂業,後端宣傳上,也開始和大眾媒體結合。

例如當時歌手出唱片,會利用電視、電臺廣告和音樂排行榜(如由民生報、ICRT、華視共同合作的《金曲龍虎榜》)做宣傳,歌手更要親自上綜藝節目玩遊戲、跳舞、演出短劇,其實是為了打歌增加曝光度。那時候除了週末派第一季以外,幾乎每一個電視節目,都有歌手棚錄音樂表演的橋段。

從熱門音樂,到自己的流行歌

八〇年代發展的流行音樂,無庸置疑,打下臺灣流行音樂版圖的基礎,直至今日仍深深影響我們的音樂體驗。而此般成就的背後,不只呈現外來音樂文化對於本土音樂人產生的深厚影響,也映照著這些音樂風格逐步在臺灣紮根、逐漸邁向本土原創的過程。

就如所有領域的創意起源總是從「模仿」開始,熱門音樂也好,動感舞曲也好,這些曲風都是屬於臺灣聆聽歷史經驗的一部分。我們的音樂,歷經大量模仿和學習吸收,然後揉合自己的社會文化調整內化,最後生長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歌。起初,臺灣還沒有自己的流行樂,但屬於我們流行音樂的書寫,此時正要開始。


以上內容摘錄整理自《捌零 ・潮臺北》,這是由音樂人倪重華總策劃,回顧台灣最黃金的八〇年代所發生的一切風起雲湧,採訪五位與台灣當時文化思想發展面貌切身相關的五位重量級人物:把麥當勞帶進臺灣的美式餐飲之父孫大強、縱橫電視綜藝沙場四十年的製作人 「商姐」商台玉、舊日臺北約會聖地iR 幕後推手邱柏庭、流行教父・ATT 吸引力董事長戴春發及第一間合法舞廳KISS Disco創辦人・ 文華東方董事長林命群,和數位當代潮人:「APUJAN」詹朴、「貓下去」陳陸寬、「flying V」鄭光廷 、「百靈果」Ken &凱莉、「驚喜製造」陳心龍……

潮臺北立體書 小
《捌零潮臺北》

總策劃・倪重華
臺灣娛樂先驅,華語搖滾教父。在臺北生長的道地老臺北。八七年創立「真言社」唱片公司,製作伍佰、張震嶽、羅百吉、L. A. Boyz 、林強等歌手。其後歷任臺灣 MTV 音樂頻道總經理、臺北市文化局長,2016  年創立 MTI 音樂科技學院基金會,從國、高中生教育開啟健全流行音樂產業鏈計畫,希望為下一代開創新的音樂產業格局。

採訪編輯・故事StoryStudio
專注發掘文化、知識與歷史的臺灣新媒體。在一個不斷加速的年代,我們追求 slower, smarter,讓歷史與文化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和讀者一起「從生活發現歷史、 從臺灣看見世界,從過去想像未來」,描繪世界的輪廓。

八〇年代臺北,整座城市都在燃燒
麥當勞、偶像歌手、流行時裝、迪斯可、百貨週年慶、彩色螢幕和綜藝節目……你知道嗎,這些我們以為天經地義的事,都是從八〇年代開始出現的。
八〇年代臺灣,可不只有政治解嚴。在這個股市首次衝破萬點的繁華社會,自由而興奮的臺北,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場景;從時尚、飲食、購物、電視、音樂乃至於跑夜店,不只創造流行娛樂史上燦爛且革命性的一頁,至今仍深深影響你我的生活。
本書除了專文介紹八〇年代社會潮流變幻,也史無前例訪談數位臺灣重量級潮流推手,以他們精采的微觀生命史搭配珍貴影像,帶你見證八〇年代,臺灣火焰般的炙熱與輝煌。

《捌零・潮臺北》1980s:Fashion Taipei
作者: 倪重華、故事StoryStudio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

博客來
金石堂​
讀冊生活


▋老友記 ▋說懷念大和解,不如說我想念過去嘻嘻哈哈的日子 ──黑名單、豬頭皮與陳昇

分享此文:

  • 共享
  • Facebook
  • Telegram
  • 列印
Tags台灣大塊文化捌零潮臺北流行音樂
Previous Article

高科技加持 更安全環保的賓士The new S-Class 正式在台上市

Next Article

智慧手機vivo在台推出與蔡司聯手打造的X60影像旗艦系列

0
Shares
  • 0
  • +
  • 0
  • 0
  • 0
  • 0

Related articles More from author

  • Vol.82

    朱宗慶:我在台灣工作滿有希望的

    2017-08-16
    By 劉盈孜
  • 誰砍了麥可的頭呢
    咬北東專欄

    誰砍了麥可的頭

    2018-11-20
    By 咬北東
  • 東山彰良3
    People讀書人

    沒有不良的經歷是人生最大憾事!東山彰良靠《火影忍者》養兒子與貓

    2019-06-24
    By 陳幸芬
  • 010
    People創作人男人味

    追尋台灣流行樂 林太崴重啟黑膠美學

    2019-10-17
    By 陳幸芬
  • What's NEW

    ▊新開幕 ▊LONGTAIL Restaurant & Bar 的當代料理是台北夜間飲食最棒的選擇之一

    2017-07-20
    By 編輯部
  • Vol.82

    ▌革命餐桌 建築篇 ▌又一夜,我們在晶華酒店……

    2017-08-16
    By 編輯部

  • 慕軒飯店主廚ben邱隆盛
    StyleWhat's NEW好吃的學問

    一期一會餐食饗宴 慕軒GUSTOSO新廚上任

  • People創作人

    就是他!台灣最狂派對的幕後推手 ── 夏天浩

  • 【新聞圖片1】leica D Lux 7黑色版 高性能便攜相機全新配色
    What's NEW

    新色上市 ▋徠卡Leica輕巧便攜相機D-Lux7推出全黑新色款

你可能想看:

People

愛上壞壞的基督徒──林立青

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 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 他是林立青,一個做工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讀《做工的人》就像認識了一個新世界,因為做工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小時候腳 […]
  • ▊ 餐桌上的男人味 ▊ 粵菜廚神──陳偉強

    By admin
    2017-05-10
  •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每個人內心都有56道陰影?

    By 陳瑤蓉
    2018-02-04
  • 用半個世紀,跑遍整個地球 ── 吳炫三:「我只是個畫畫的。」

    By editor
    2018-03-10
  • 台北米其林星星背後的重要推手 ── 你不能不知道的3位侍酒師

    By Tammy
    2018-05-26



ChewPeople

ChewPeople Choice

想接收潮人物最新訊息嗎?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並按下「訂閱」鍵。

與潮人物聯繫

+886 2598-1970
service@chewpeopl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