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壞壞的基督徒──林立青
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 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 他是林立青,一個做工的人。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讀《做工的人》就像認識了一個新世界,因為做工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小時候腳踏車停在門外會莫名其妙不見,鄰居以訛傳訛地說是外籍勞工偷的,要小心,還有「不要一個人走在路上,因為這裡工人很多。」如恐嚇般的警語深植在小女孩的心中,不用學會分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早已自動歸類完成。
叛逆的基督徒
年幼的林立青沒有人這樣嚇他,因為父母在市場擺攤,小小年紀就看遍形形色色的人,不太有人管得動他,唯有耶穌成功收服了這顆叛逆的心。「我遇到的基督徒都是好人,帶教會的小朋友去打網咖,他們還是笑咪咪的說:『沒關係啦,算了。』到他們家白吃白喝,也無限奉獻。」或許換成佛教徒對他好,他也會跟著信……總之,他是虔誠的基督徒。
面對這個充滿不公不義的世界,敏感的人特別容易察覺異狀,林立青習慣帶入耶穌的角度看事情,反擊的力道通常會很強,而且未必是教會和主流社會認可的;同樣的價值觀套在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跳脫本我的自省能力。他看過無數個受傷、扭曲和醜陋的靈魂,可是仍無法停止去愛,於是無處宣洩時,就寫作,或是幫別人禱告,重複練習了幾遍,好像每一次都能更同理對方一些。若真要說起對誰存有偏見,大概是一些狼心狗肺的既得利益者,沒辦法改變對他們的歧視,也只能去認罪、悔改了。
拍攝這天,跟立青約在工地見面,工地師傅們開心得喚出躲在車內的小貓只為了讓牠一起入鏡。午餐我們就近解決,對他來說,台灣小吃是真正的美食。
少女漫畫教他的事
在台灣,會看少女漫畫的男生非常的少,林立青算是異類。「我的第一本少女漫畫是吉住涉的《薄荷關係》。」當時,沒有人教他什麼是「感情」,學校老師不敢更不會教,畢竟少女漫畫是給「少女」看的,那些描述細膩情感的圖像在痞子男孩心中投下震撼彈,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平台,少女漫畫作為反應當時社會風氣的載體,直白又容易吸收,傳遞出不同於文學的面向,重點是,可以帶給他快樂。「如果台灣的男人都乖乖的看少女漫畫,不要再背什麼化學元素表,他們對女性可能會更溫柔一點。」看看眼前這個男人,幫我點好餐、拿紙巾,還不斷反覆問我:「這裡會不會太吵阿?」的確,很體貼。
如果一個人的特質可以用顏色來拼湊的話,那麼林立青的身上必定五彩繽紛,他讀俄羅斯文學,也看日本少女漫畫;他一邊罵人,也一邊愛人;他的文章讓人沉重地想哭,面對面卻是可愛的大男孩。問《做工的人》是否渴望改變什麼?他說:「好比狗吠火車,我只是吠得比較大聲。」雖然無意造成對立,但事實是文章早已在網路上引起劇烈筆戰,他倒老神在在。「這樣也好,當大家都有意見,可是沒有人受到傷害,那就夠了。」故事有了話題性,被討論的空間就越大,這也是讓他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
林立青 大學主修土木工程,畢業後開始從事工地監工至今,最近出版第一本著作《做工的人》。虔誠基督徒,喜歡貓咪、文學、少女漫畫,好男人一枚,目前單身。 |
撰文:陳盈蓁
攝影:吳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