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寒冰專欄 ▊因時制宜

近日看到阿扁出席所謂「凱達格蘭基金會募款餐會」,不但以保外就醫的囚徒之身,當面對蔡英文政府嗆聲,還石破天驚地說出:「對軍公教只有感激,千萬不可將人家汙名化,和軍公教無情對立是不智的。」真令人有今夕何夕之慨!
只是,《詩經》裡今夕何夕是「見此良人」(這裡的良人,現代口語化就是親愛的),阿扁的作為,卻令我聯想起最近國際間越來越流行的「因時制宜」。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恐怕是國際間「因時制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一下義正辭嚴地指斥美國,一下又幾近卑躬屈膝地向中國諂媚,但與此同時,他也不忘向日本與其他國家拋媚眼,堪稱當代最佳「變色龍」。
而美國總統川普也不遑多讓,剛上任時要求禁止穆斯林國家人民入境,才被法官打了回票,現在居然又堂而皇之地宣稱:「伊斯蘭教是最偉大的宗教信仰。」號召穆斯林國家團結,把恐怖分子趕出地球!不知道當天在場聽演講的人,有多少人會相信自己的耳朵?
梁啟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因時制宜」語出《淮南子‧氾論訓》:「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也。」意思就是時勢總是在轉變,應該要根據時勢轉變做出相應變化,而不能一成不變地墨守常規。孔子被孟子稱為「聖之時者」,但含意卻完全不同,孟子說:「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意思是孔子應該怎麼做就會那麼做,絕不會為了達成目的而改變自己的作為,所以至少孟子認為,孔子是反對因時制宜的。
往好處想,因時制宜是做事非常靈活,不會綁手綁腳;壞處則是容易給人首鼠兩端、不擇手段的感覺。清末保皇黨的大將梁啟超,一開始跟著康有為搞「戊戌變法」,弄成了「百日維新」;流亡日本後,快速吸收共和新知,和孫中山合縱連橫,竟寫書叫老師康有為退休,想要進行武裝革命,讓光緒執政當共和國總統。革命失敗後,更著述「十種德性相反相成義」,大舉鼓吹推翻滿清,建立共和。
沒過多久,梁啟超去美洲遊歷,歸來後寫了《新大陸遊記》,認為應該要從君主立憲過渡到民主憲政,重新又變回了保皇黨,和共和派大打筆仗,推銷君主立憲。到了宣統三年,梁啟超眼見清廷顢頇無望,居然又想發動宮廷政變,還興沖沖地從日本潛赴奉天日本領事館,想要主持大事。不料袁世凱快了他一步,已經帶兵進京擔任總理,有性命之憂的梁啟超,只好又灰頭土臉地溜回日本。
等到袁世凱事實上已經掌握全局,梁啟超又提出《中國立國大方針》,肯定辛亥革命,主張建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受到袁世凱的歡迎;於是這位保皇大將,又搖身一變成為新國會的民主派象徵,率領民主、共和兩黨,要和國民黨在國會中一較短長。
而實際上,梁啟超已經成為袁世凱手中的傀儡,只能浮沈宦海、毫無作為;嗣後梁公然反對「二十一條」,與袁世凱決裂,保護蔡鍔,協助發動護國戰爭,促成袁世凱暴斃。不旋踵,他又擁護段祺瑞,繼續幫軍閥出謀畫策,此時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張勳復辟」時,起草《代段祺瑞討張勳復辟通電》。隨著張勳失敗、康有為逃入美國使館,康梁的師徒情誼也終於完結。
梁啟超與陳水扁有何不同?
梁啟超一生因時制宜、一變再變,當然招致眾多譏評,他自己也只能以「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解嘲。但他在關鍵時刻仍舊能夠仗義執言、挺身而出,並且一生好學不倦、著述等身,對近代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貢獻,使得後世至少仍然將之視為一代文學巨匠。
同樣地,杜特蒂再怎麼前倨後恭、虛與委蛇,川普再怎麼唾面自乾、自打耳光,至少檯面上都是為國家利益;至於阿扁的因時制宜,除了為了自身利益外,實在讓人想不出有什麼別的解釋。那麼,後世對阿扁的因時制宜會有何等的評價,不也就昭然若揭了嗎?
杜特蒂再怎麼前倨後恭、虛與委蛇,川普再怎麼唾面自乾、自打耳光,至少檯面上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至於阿扁……